培训赋能提素质,农业技术促振兴—2024年新疆农业质量协会第一期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29

为助力提升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效能,扎实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2024年5月19至25日,新疆农业质量协会组织全区160余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举办2024年新疆农业质量协会第一期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学习心得”的特色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近距离感知和触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和新突破,积极探寻适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

(学员合影)

本次培训有理论学习,有现场研学,可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学员们在理论教学环节)

在理论教学环节,协会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围绕小麦、玉米、棉花、畜禽产业集群,结合2024年自治区农业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科学设置课程,专门邀请了新疆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粮食作物研究所原所长、书记吴新元研究员,自治区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绿色栽培岗位专家、新疆农业科学院赛力汗·赛研究员等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新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新疆玉米密植高产密植栽培技术、滴灌条件下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借鉴“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库车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现状、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新疆养殖肉牛管理技术。

现场研学环节,学员们参观了新和科技小院和库车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学习了“政校企”合作模式,探索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经验做法。在新和县喀拉塔什村草莓生产温室,学员们了解到经改造后的温室可实现年生产草莓不断茬,每座温室年产值5万元。在畜牧业方面,参观了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奶驴养殖基地。每到一处,老师们通过现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式,介绍了合作社或基地的核心技术及运营模式,耐心解答学员疑问。通过现场交流互动,不但使学员们扩展了知识面,还深刻见证了当地在种植业、畜牧业及农技推广上的成效。

(库车市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现场教学)

(库车市齐满镇胜利村“百千万”小麦示范田现场教学)

(库车市比西巴格乡科克提坎村小麦科研育种及三圃田基地现场教学)

(库车市裕万家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教学)

(新和县喀拉塔什村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现场教学)

(新和县科技小院现场教学)

(新和县阿热买里村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现场教学)

(新和县木纳尔村万亩片小麦种植示范区现场教学)

一次观摩就是一次对标,一场交流就是一次学习。观摩结束后,学员们感慨良多、各抒己见。沙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亮说:“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经历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学习之旅。通过系统的课程讲解和实地观摩,我们收获了大量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专业理论的深化,还是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培训不仅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激发了我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动力。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服务农业。”

新疆农业质量协会秘书长赵楠表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化、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强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发展与进步的中坚力量,是推动农民科学种养的主力军。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定位,协会将坚持“服务基层、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会员”的办会宗旨,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优势,主动作为、创新工作,为加强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能力提升做出不懈地努力。

供稿:新疆农业质量协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