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二十大中提出的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学子要做有理想肯奋斗能吃苦的新时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积极响应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祖国行”新疆专项社会实践的号召,昌吉学院航空学院团委结合“2023年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组建了一支由10位师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6日前往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恰勒镇中心小学,为90名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天的“铸牢共同体意识,探索科技之旅”的一场趣味盎然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01 破冰行动

7月6日实践团队于乌鲁木齐火车站乘车前往阿克苏,次日中午到达柯坪县阿恰勒镇中心小学全程历时15小时,跨越1177公里,下午即开展航空航天知识科普下乡活动。

为了打破同学们与大学生志愿者的生疏,主持人王亮举行了一场破冰小游戏,用孩子们的笑声打破了彼此的陌生,敞开了心扉。
02 航空报国讲座

大飞机、空间站代表着大国制造的最高端产品和技术,它们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工程师青春和汗水的奉献。航空航天发展史讲座及航空航天先进人物事迹由实践团队成员周王阳、罗天昊、范维斌三位同学分别从航空航天英雄人物、中国航天日、中国空间站三方面为孩子们展开讲述。现场积极互动,气氛热烈,同学们精神抖擞,心中充满了对航空航天的期待与向往。
03 急救知识学习


实践团队成员对乡村中小学生开展CPR急救、海姆立克急救和止血包扎知识的讲解和操作训练,杨雯丽、郭欣格两位同学详细地介绍并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过程,并对有疑问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和指导,使同学们掌握最具有实用基础的急救方法。
04 非遗文化传承之剪纸学习


剪纸是指尖上的“非遗”,实践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剪纸体验,意在引导同学们了解民风民俗,提高动手能力,体验中国剪纸的无限魅力,让师生在传承、保护、发展非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师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理念,使他们今后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一件件美丽的剪纸作品在同学们的智慧碰撞中呈现出来。
05 航空航天科普展板讲解

逐梦苍穹,中国航天人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实践团队成员周王阳同学为孩子们现场讲解展板上的航空航天大事记,带领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旨在加强中小学生对航空航天发展史的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学习,激发对航空航天文化的兴趣与爱好。
08 航模拼装及放飞比赛


实践团队成员带领学生DIY航模制作以及木质激光切割航模拼装,拼装机尾、固定机翼,亲手组装专属于自己的飞机航模,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成员指导学生亲手组装属于自己的飞机,同学们一边听讲解,一边手底下不断摸索尝试。不一会儿,一架架飞机模型就在孩子们的巧手中诞生了!孩子们的脸上乐开了花儿,最后带着自豪与欢乐的心情进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航模放飞仪式。

09 奖状证书颁发

实践团队对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们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并鼓励同学们要记住:“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要勤学善思、心怀大志、自强自信,用行动彰显青春英姿”。
10 采访纪实

最后我们的实践团队成员对参加今天活动的同学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一天。学生阿依努尔·牙生表示:“今天的活动让我们了解了航天航空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对强大的祖国的了解,拉近了我们与科技的距离,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普及的兴趣”。
11 实践总结


振翼腾飞,航空报国。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圆满落幕离不开背后努力的老师与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位同学纷纷表示,将用青春脚步丈量责任,用青春汗水诠释担当,为“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贡献青春力量。时代赋予青年大任,青年勇担时代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活力,奏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强音!昌吉学院航空学院将始终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号召航院学子用青春谱写乡村振兴诗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供稿:昌吉学院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