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冬培训提能力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新疆植物保护学会、新疆微生物学会、新疆农业质量协会联合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开展“科技之冬”农业技术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3-01-10

为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提升服务现代化农业能力,2023年1月9日,由自治区科协和巴州农技协推广中心联合主办,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新疆植物保护学会、新疆微生物学会、新疆农业质量协会承办,《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新疆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农业期刊网协办的冬春“科技之冬”活动在巴州正式启动。

按照自治区科协印发《关于开展今冬明春“科技之冬”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期4个多月的 巴州“科技之冬”活动将分别在巴州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博湖县、库尔勒市、尉犁县、轮台县、且末县、若羌县开展,活动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宣讲、高素质农牧民培训计划、“去极端化”宣讲、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基层科学技术普及等七个方面展开,统筹多方技术力量,结合“百会万人下基层”、科学大讲堂、乡村振兴产业顾问团等活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务下沉,提升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解决农牧民生产中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科技强疆提高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由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新疆植物保护学会、新疆微生物学会、新疆农业质量协会筹备组建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将联合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巴州农科院、巴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专家,采取腾讯会议线上+线下集中同步形式深入各县市,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和方针政策,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开班仪式上,新疆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郭文超研究员代表自治区学会专家服务团表示,我们专家团队要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聚集科技工作者力量助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提升我区公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

巴州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曾华荣表示,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要充分认识这次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通过培训了解国内外、新疆先进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管理理念,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民生产中急难愁盼技术难题。在粮食作物、设施农业、特色作物发展等方面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掌握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指导、服务农民提高种植水平,依靠科技达到提质增产增效的目标。

自治区科协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举措,把“科技之冬”活动作为面向各族群众宣传解读会议精神、共谋发展良策的重点任务,以科学大讲堂、科普培训等形式,组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技服务,最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宣讲,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和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晓清强调,只有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手段,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谋划2023年农业生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增强服务效能,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覆盖率上找到突破点,在推动科技兴农、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拿出更多实招硬招。

首场专家讲坛培训上,特邀新疆医科大学教授马秀敏就冬春季节《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知识》作科普讲座。来自新疆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郭文超、丁新华、高海峰、何伟,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雷钧杰、杨杰,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强,新疆农科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高雁,新疆农科院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研究员周晓龙分别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疆玉米重大有害生物识别与绿色高效防控技术》《新疆小麦主要病虫害识别及其综合防控技术》《新疆工业番茄病虫草害种类识别及绿色防治技术》《新疆小麦绿色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新疆玉米生产现状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新疆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林果修剪枝条原位发酵腐熟肥》《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政策解读》《残膜回收及秸秆利用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为题进行线上授课。

来自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巴州农科院、巴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的王金国、蒲俊蓉、任娟,刘双、李卫平、金若诚、郑楠等专家围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机械的示范应用技术、保护性耕作等情况,探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智慧农业、残膜回收及秸秆利用、保护性耕作、优质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机械、植保无人机等方面的知识,重点针对耕地保护与绿色农业、现代大农业背景下精准施肥技术与实施、小麦玉米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绿色植保技术、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讲解,为巴州2023年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

和静县哈尔莫敦镇技术人员周祺霞说,“这次培训老师们讲得非常好,为我们提供了丰盛的科技大餐,令我受益匪浅。聆听专家们的讲解,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增长了专业知识,能够参与这次‘科技之冬’培训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今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科技兴农尽职尽力”。

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栽培站站长屈涛说,“以往集中培训主要采取现场培训,每个县市派出2-3名技术骨干,覆盖率小。本次采取线上与线下集中同步进行的方式,深入全州八县一市开展农业技术巡回培训活动,实现科研院所与州直、县(市)、乡(镇)联动机制,培训内容新颖、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将培训覆盖面延伸到涉农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做到技术服务和理论培训相结合,拓宽视野,增强科学技术对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领跑作用,为全面建成农业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本次“科技之冬”线上培训,为农业技术人员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使“冬闲时节”变为农牧民学习科技生产知识的“冬忙时节”,为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对提升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帮助极大。

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新疆植物保护学会、新疆微生物学会、新疆农业质量协会负责人,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巴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巴州农科院技术人员,以及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农技特聘员、涉农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近500人参加培训。



专家授课视频(一)



专家授课视频(二)

供稿: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张琼 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屈涛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