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发布时间:2025-08-21

8月17-18日,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1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主办,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新疆动物学会与《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编辑部协办,旨在为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领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学科前沿与未来发展。

开幕式由分会秘书长屈彦福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张亚平,新疆大学党委书记代斌,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主任委员杜卫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李家堂以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缪炜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

代斌书记在致辞中代表新疆大学对参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新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并希望会议能有效促进学术合作与交流。杜卫国主任委员回顾了学会与新疆地区的深厚渊源。

张亚平院士作了题为《动物新复杂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来自家养动物的启示》的大会报告,系统解析动物表型进化的遗传基础,为两栖爬行动物适应演化研究提供新思路。缪炜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杨仕隆教授和新疆大学李俊副教授分别就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龟类温度依赖性性别决定机制和中国沙虎属物种分布格局等方向作大会报告。

此次会议会期两天,共安排4场大会报告、5场优秀青年学者报告,设立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生理行为与生态学、保护与资源利用、进化发育与新技术4个专题分会场,进行84场分会报告。会议共接收摘要115篇,墙报15篇。

2026年学术研讨会将在武汉召开,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闭幕式还颁发了首届“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优秀青年工作者”奖,以及优秀研究生报告一、二等奖和优秀墙报奖。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推动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的创新与区域合作,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曹琳哲

新疆动物学会 徐峰 李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