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至14日,聚焦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关键技术的全国性盛会——“重大外来入侵物种识别、监测与防控技术观摩会”,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伊宁县和新源县召开。
观摩会紧密围绕伊犁河谷地区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的核心挑战,系统梳理并详细阐述了近年来伊犁河谷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精准识别特征与防控现状,通过多点位实地示范,生动展示了针对不同病虫害的前沿监测技术与高效防控模式,集中呈现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领域近年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与应用实效。
自治区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郭文超研究员指出,“伊犁河谷作为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产区,其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具有典型性和紧迫性。本次展示的技术不仅仅是实验室的成果,更是经过实践检验、能在复杂环境下发挥实效的‘硬科技’。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因地制宜地集成应用,并快速推广,联防联控和持续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同样不可或缺。”
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副站长、自治区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杨栋在介绍新疆防控经验时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外来生物入侵威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是核心。近年来在监测网络密度、快速鉴定技术和应急响应机制上的突破,显著提升了防控效率和精准度,有效遏制了多种重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
此次会议搭建了高水平的技术交流与推广平台,有力促进了我国边境及生态敏感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的提升与协作网络的完善。显著强化了伊犁河谷乃至新疆全区应对重大外来生物入侵风险的科技支撑能力,为筑牢国家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区域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与行动共识。
责任编辑:曹琳哲
新疆植物保护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