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新疆农业质量协会在南疆四县市开展“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之夏”技术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3

7月中旬至8月上旬,根据自治区科协安排部署,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新疆农业质量协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阿克苏市、沙雅县、拜城县、策勒县开展“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之夏”技术服务活动,针对棉花、小麦、玉米、甜菜等作物田间生产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民送去急需的科技解决方案,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通过“问题诊断+田间实践+技术示范+基地观摩”多样化模式,将复杂农业技术转化为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操技能,有效破解棉花、小麦、玉米、甜菜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累计服务种植大户1100余人,参加服务的专家和农业科技人员65名,获得基层一致好评和认可。

走进阿克苏市沙雅县聚焦套种管理,田间实操解难题

7月15日,在阿克苏市柳园片区、喀拉塔勒镇示范田,新疆农科院木合拜提·托克逊研究员聚焦小麦套种玉米密度优化,详解“宽幅套种”行株距调整、“膜下滴灌”水肥参数设定及土壤适配方案,现场组织农技骨干与种植大户开展密度动态调整、水肥配比实操,针对玉米螟、叶斑病现场演示生物农药喷施与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7月16日,在沙雅县海楼镇、努尔巴格乡科技示范基地,专家团队围绕棉花套种孜然、小麦套种玉米的管理技术要点,展开技术服务,推动套种产业提质增效。

围绕棉花套种孜然,新疆农科院棉花所牙生·玉努斯高级农艺师现场为农民讲解了“控旺促铃+精准水肥+绿色防控”技术,演示了棉株整枝打顶、缩节胺化控、花铃期分次追肥、诱捕器安装与生物农药喷施。围绕小麦套种玉米,新疆农科院木哈拜提·托克逊研究员就保苗壮秆、攻穗施肥、防螟防涝,详解大喇叭口期深埋追肥、中耕培土防倒伏、玉米螟防治技术,并针对沙质土壤强调“分次追肥”与“三沟配套”防渍涝措施。

走进策勒县:靶向玉米高产,专家一线“把脉”

7月18日,在策勒县固拉合玛镇幸福村、博斯坦乡示范基地,专家团队围绕正播玉米及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田间培训。

新疆农科院梁晓玲研究员针对玉米长势不均、叶片黄化、吐穗期管理及病虫害问题,现场指导水分调控与绿色防控,提出小麦套播玉米“生育期精准追肥+病虫害分区防治”方案。

在博斯坦乡春播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基地,重点推广“抗逆品种+膜下滴灌+精准水肥”集成模式。结合田间长势,专家详解品种选择、苗期保苗、大喇叭口期追肥等实操。梁晓玲提供的“品种气候匹配”“滴灌出苗水管理”方案,解决了“浇水凭经验、施肥靠感觉”问题,农民称赞“真的接地气”。

走进拜城县:科技赋能甜菜产业,强化水肥与防控

8月7日,在拜城县大桥乡14村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专家团队为拜城县各乡镇农业技术骨干及甜菜种植大户130余人提供精准指导。

新疆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等专家深入甜菜示范基地,针对8月甜菜块根膨大期至糖分积累初期的核心管理难点,进行现场指导。强调滴灌供水间隔10-15天、亩滴水40-50m³,8月15日前完成纯钾23-28kg/亩追施,收获前20天停水防根腐病。白粉病选用40%氟硅唑乳油或25%乙嘧酚悬浮剂交替喷施;叶螨采用20%双甲脒乳油混合5%噻螨酮乳油喷雾;根腐病通过中耕散墒、增施生物菌肥预防及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防治。旺长田块喷施矮壮素;人工拔除菟丝子并深埋。活动现场,发放《甜菜中后期管理技术手册》200余份。

种植大户季学忠表示:“专家讲的都是‘干货’,把甜菜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讲透了,尤其是对当前菟丝子拔除深埋方法有了新认识!”拜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张彦红高度评价活动:“感谢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新疆农业质量协会的精心组织和专家辛勤的付出。这次活动注重田间实操,专家既讲原理又给方案,像叶螨防治的药剂配方和喷施方法都非常实用,解决了农户甜菜生产中的难题。”

责任编辑:苏比努尔·吐尔地

新疆农业质量协会 郭颂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