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质量协会举办送技术培训进乡村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0

2025年3月4-7日,新疆农业质量协会以“科技同心 志愿同行”为主题,在昌吉市举办“学雷锋,送技术,促发展,惠农民—送技术培训进乡村”活动,为沙雅县78名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代表量身打造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技“充电”盛宴。

活动紧扣自治区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邀请新疆农科院、畜牧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权威专家,围绕“稳粮、优棉、强畜”目标,量身定制课程体系。新疆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赛力汗·赛结合南疆光热资源特点,系统讲授春播、复播玉米全程精准调控技术,通过“密植高产+智能水肥调控”破解玉米单产瓶颈;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原所长、研究员吴新元则聚焦小麦“一年两熟”模式,从品种选育到滴灌配套技术,为南疆小麦提质增产开出“良种良法”药方。新疆农科院植保所郭文超研究员以“天敌昆虫工厂化繁育”“生物农药靶向防控”等前沿技术为核心,为绿色植保转型提供科技路径。畜牧专家哈尔阿力·沙布尔讲解了牛羊高频繁殖与疫病防控技术,助力畜牧业增效;棉花所王亮、张娜副研究员则聚焦“干播湿出”技术,破解南疆棉花节水增产难题。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课程全是自治区重点推广的‘硬核技术’,学了就能用!”

实践教学聚焦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场景,精选五大标杆基地,打造“数字农业+智慧畜牧+种业芯片”的立体化实训课堂。在玛纳斯县数字农业实训基地,学员现场观摩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变量施肥等“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感受“指尖种田”的智慧农业图景。多位合作社负责人围绕大田作物精准管理,与技术团队深入探讨技术应用方案;部分学员主动记录基地服务热线,表示将结合生产需求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训基地同步开通线上咨询通道,为学员后续技术落地提供持续支持。

新疆朗青畜牧5G智慧牧场内,全自动挤奶机器人、智能环境调控系统让学员惊叹“畜牧业竟能如此‘高大上’”;九圣禾种业集团的分子育种实验室里,基因编辑、种子健康检测等技术揭开“一粒种子的科技革命”;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变身“田间考场”,专家手把手指导玉米密植播种机改装、小麦滴灌带精准铺设等实操技能;自治区博物馆农业文化遗产展区,则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千年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传承创新。

“这次培训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小麦‘一年两熟’技术方案直接对标中央‘提升粮食单产’要求,回去就推广到示范田。”沙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蔡耕砚感慨。合作社代表高加东对智慧牧场印象深刻:“原来手机APP能实时监测牛羊健康,科技让养殖效益翻倍!”参训学员普遍认为,培训将政策精神转化为“实操手册”,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活动是新疆农业质量协会践行科技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缩影。通过“政策导向+技术落地+服务下沉”的精准链路,推动自治区主推技术扎根乡村,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供稿:新疆农业质量协会

责任编辑:帕孜来提·吐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