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自治区科协牵头,新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新疆超声医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自治区科协“科技之冬”助力基层超声高质量发展活动在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通过理论授课及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模式,为霍城县及周边乡镇的基层医务人员提供规范化的超声诊疗培训,并推进全疆超声检查结果互认,全面提升全疆基层超声诊断水平,使基层医院超声诊断规范化、超声报告同质化。来自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及伊犁州直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霍城县地处伊犁河谷,基层医疗机构长期面临超声设备利用率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此次“科技之冬”项目以“全面提升全疆各地州县市医院超声检查的诊断水平”为核心,尤其是提升医务工作者对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超声检查结果互认相关条例的掌握和理解,邀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的超声医学专家组成服务团队,深入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开展培训,把超声检查结果互认的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以点带面,小面积试点,再到大范围推广,动员全疆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参与,形成全疆联动、覆盖全疆各级基层医院的模式,全面推动全疆超声医师诊断水平规范化、同质化,提高基层医师超声诊断水平,推动医疗机构超声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为国家、自治区节省医疗医保资源。
新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自治区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穆玉明表示,要让患者的常见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诊治,极大节约医疗资源,让更多患者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检查出疾病并进行诊断工作,进而全面推行超声检验报告互认。目前,做好县级医疗机构的超声检查报告互认,尤其是超声检查报告质量的互认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统一超声诊断标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超声医师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同时,规范诊疗行为,掌握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的超声诊断结果的互认指标内容,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超声诊断规范化、同质化,以期达到同级医疗机构间超声结果互认的标准。
活动现场,新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分别开展了妇科肿瘤分类指南、超声质控相关条例解读等标准化培训,对喀什地区、伊犁州及霍城县医疗机构的超声质控工作进行研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州友谊医院及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工作汇报与经验分享,并开展超声检查现场示教与科普知识讲座活动。
专家组一行还深入到霍城县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为霍城县朝阳社区各族群众开展义诊活动。累计覆盖基层医务人员120余人,发放《“小探头”里的“大世界”》超声知识小手册100余册。霍城县水定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马春燕表示:“过去遇见复杂病例只能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现在有了专家们的支持,有助于超声医师更快更准为患者提供初步诊断,节省了患者的时间”。霍城县水定镇朝南社区第一书记陈丽娜指出:“感谢专家们愿意帮助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技术帮扶机制,我们也会鼓励超声医生把所学的超声检查技术及时应用到工作中,使超声检查技术持续提升 “。

“2024年9月,霍城县成立超声诊断质控中心,挂靠在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该中心不断加强超声质控,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今后将不断提高超声检查团队的医疗技术水平。”参加研讨活动的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朱智兰说。
伊犁州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志英说,根据自治区科协的安排,由新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负责组织开展此次活动,主要针对基层医院超声医学诊断进行规范化同质化培训,推动同级医疗机构超声检查结果互认。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是为基层各族群众身体安康保驾护航,更为基层培养医疗人才,弘扬科学精神,做好医学科学普及工作。今后,伊犁州科协将会继续跟进此项工作,为各族群众做好服务。
供稿:新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责任编辑:苏比努尔·吐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