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大 “世界微生物组日”主题宣传,加强学会科普宣传能力建设,增强学会会员学术交流,提升我区人民群众科学素质,推动我区“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6月26日-27日,新疆微生物学会举办了“走进微生物组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世界微生物组日”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受到我区各界好评。
组织宣传“世界微生物组日”,传播微生物组学魅力。6月26日上午,学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办了“世界微生物组日”宣传活动,来自我区研究院所、大学和基层单位的微生物领域专家学者近70名参加。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学会秘书长张志东主持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高效精准的检测手段不断更新,微生物各类组学技术日益成熟,掌握和利用相关微生物组学技术,有助于我们探讨和揭示更为复杂的微生物世界,有利于推动相关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助力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为加强学术交流,及时掌握微生物组学的进展及应用,活动邀请了微生物组学专家邢晓成高级工程师,进行了“代谢组学及多组学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专题报告。报告从微生物组研究应用现状、微生物组测序技术、代谢组学的检测技术、蛋白组学的检测技术及微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相关科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报告不仅拓展了广大会员的科研思路,提供了研究工作的新方法,激发了广大会员们的科研创新活力,受到学会会员的广泛好评。

推动学会团体标准立项,提升学会高质量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提升学会高质量服务能力,宣传活动后,新疆微生物学会团体标准化委员会召开了学会团体标准立项审查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疆微生物学会主要领导、团体标准技术专家组和申请立项的团体标准主要起草人等25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新疆微生物学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志东研究员主持,学会理事长郭文超研究员致词:“微生物学会团体标准化工作是学会加快推动微生物学领域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学会服务我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希望学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加强相关宣传,提升服务意识,严把质量关,认真遴选出技术科学性强、适用性好、产业发展急需科技成果,确保首批立项团体标准切实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我区产业发展。”会议根据《新疆微生物学会团体标准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邀请了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炜研究员等我区9名优秀专家,对学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收到的9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审查论证。会议听取了标准起草申报人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过充分讨论,专家们认真遴选出其中7项准备充足、实用性强、产业急需的团体标准,准予立项,并在国家团体标准网及学会会员群公示。
强化生物安全科普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世界微生物组日当天,6月27日新疆微生物学会联合新疆农科学会联合体、新疆植物保护学会、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分批组织新疆农业科学院相关专家、研究所代表及社区居民及中小学生80余人,前往安宁渠新疆农业生物安全创新中心参加科普宣传。科协学会部部长艾斯克尔·台外库力 ,科普部副部长左永江,新疆农业科学院高陪香院长受邀参加活动。

学会理事长、新疆农业生物安全创新中心主任郭文超研究员系统地介绍了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讲解了我国近年来防治外来入侵生物的研究进展,带领参观了新疆农科院天敌繁育研究中心,并向社区居民及中小学生作了《外来入侵生物安全知识》的专题讲座,开展了微生物病害辨识、农田病害调查等科研体验,让大家认识到了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了解了有害生物的识别方法,认识到学习微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也体验了农科专家科研的艰辛,有效弘扬了科学家精神,增强了公众关注生物安全意识。

通过此次“世界微生物组日”系列活动的开展,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科普文化,让科普宣传理念进一步融入社会、融入百姓、融入经济发展中,也进一步推动形成民众认识微生物、学微生物、用微生物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群众科学素质,推动了新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事业发展。
撰稿:新疆微生物学会易鸳鸯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