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协赴驻村点开展2025年“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之夏”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9

近日,自治区科协2025年“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之夏”活动先后走进洛浦县杭桂镇当勒克蒙加克村、吾斯塘乌其村、琼库尔艾日克村三个驻村点,来自新疆农科院、新疆畜牧科学院的3名资深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果园圈舍,为农牧民送去一场场“科技及时雨”。

玉米田里的“把脉问诊”

在当勒克蒙加克村的玉米田里,新疆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首席专家郭文超围绕新疆复播玉米关键生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现场讲解。他俯身拨开茂密的叶片,仔细查看着玉米长势。“大家看,这就是玉米穗腐病前期症状。”郭研究员一边示范着防治方法,一边耐心讲解,“现在正是防治关键期,要用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交替使用,在有效防治害虫的同时,也防止抗药性的出现。”围拢的农户们认真记录,不时提出疑问。“郭研究员,我家玉米产量总上不去是啥原因?”“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要选用好的品种;二要适量合理密植,每亩要达到7000-7500株最合适;三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郭研究员接地气的解答使大家连连点头称赞。

林果园中的“修剪课堂”

在琼库尔艾日克村的核桃地里,新疆农科院果蔬研究所艾尔买克·才卡斯木研究员,向农民讲授核桃和红枣栽培关键技术,他声情并茂地示范核桃夏季的修剪技法。“核桃结果期修剪要注意以‘去强留弱枝条’法为主,核桃树侧枝条背上直立长出来的徒长枝条要除掉、主干上延长直立长得强长枝条要除掉或者回缩等技术,注意打开光路,这样才能结出优质果。”“大家记住,红枣现在要重点防治裂果,红枣主要裂果(70%-80%)原因是与灌溉水有关,南疆8月初开始红枣果园应该注意控制水,叶面喷施氨基酸钙等肥料追肥!”在场的果农们纷纷掏出手机录制视频,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种植大户依明尼亚孜·托合提尼亚孜感慨道:“专家就是专家!我这十几年白种了,原来修剪还有这么多讲究!”

养殖圈舍里的“防疫秘籍”

“牛羊要是突然胀气,大家别慌,先找根胃管帮它放气,再灌服消气灵,用完后,用清油500毫升,醋300毫升,盐(或硫酸镁、硫酸钠)200毫克,很快就能缓解!”在吾斯塘乌其村的养殖场内,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所研究员艾沙江·阿布拉的话,让围着他的养殖户们瞬间安了心。

夏季是畜禽疫病高发期,艾沙江·阿布拉把“防疫课”搬进了圈舍,从日常管理到疫病防控,把实用技术讲得细致又好懂。“夏天天气热、湿度大,口蹄疫和布病是重点防控的疫病,疫苗一定要按时接种,不能漏一针;圈舍每天都要清扫,每周至少彻底消毒一次,粪便、污水及时清理,不给病菌留机会。”他还蹲下身,拿起新鲜的牛羊粪便,教大家通过颜色、形状判断畜禽的健康状况。“正常的粪便成形、颜色均匀,如果出现稀便、带血或者有异味,就说明牛羊可能生病了,要及时检查治疗。”

养殖户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艾沙江·阿布拉都耐心作答。“专家,我家有几只羊老是咳嗽,吃料也不香,这是得了啥病啊?”“这是肺丝虫病的典型症状,治疗肺丝虫(肺部线虫感染)通常以‌抗寄生虫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苯达唑、伊维菌素或多西环素‌等,具体需根据寄生虫种类(如丝虫、蛔虫等)及感染程度选择,严重时需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要把圈舍的通风搞好,保持干燥,避免在潮湿环境滋生寄生虫。”精准的诊断、管用的办法,让养殖户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农牧民点赞科技惠民

“太实用了!专家讲的就是我们遇到的难题!”当勒克蒙加克村玉米种植户麦吐尔孜·艾山激动地说,“郭研究员一眼就看出了我家玉米的问题,教会了我们穗腐病的防治办法,还传授给我们玉米增收的好办法,今年丰收有希望了!”

养殖户肉孜托合提·热杰普听完培训后,脸上满是笑容:“艾沙江研究员教的防疫方法简单又好操作,以前牛羊一不舒服就慌神,现在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以后再也不怕牛羊生病了!这样的科技培训,真希望能多办几场!”

此次“科技之夏”活动是新疆植保学会聚焦杭桂镇农业发展需求,邀请多学科专家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科技服务的生动实践,也是自治区科协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务实之举。惠及农牧民600余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30余个。自治区科协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帕提曼·阿布力肯表示,本次活动是科协系统服务基层、科技惠民的生动实践。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协调更多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建立常态化科技服务机制,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最实用的生产知识送到农牧民手中。我们将以科技为先导,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痛点,手把手传授技术,心贴心提供服务,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牧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科技动力,在广袤田野上谱写科技兴农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曹琳哲

驻村工作队 刘慧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