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协组织“老队长”回村“传帮带”

发布时间:2025-03-07

3月7日,自治区科协组织3名驻村老队长、老队员回到安迪尔乡繁荣村、夏央村、塔尔库木村三个村开展为期15天的“传帮带”。他们以“理思路、教方法、解难题”为主线,通过经验分享、科技助农、入户走访等方式,助力新队员工作提升质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驻村工作队,回村老队长、老队员同各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开展经验交流,老队长亚森·加帕尔结合多年驻村经验介绍了开展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他说:“驻村工作贵在细致与坚持,长期基层实践中总结形成的每日派工、研判制度,可以很好地帮我们理清工作思路,对每天的工作做一个复盘总结,对新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非常利于提升我们的工作实效。平时我们要多听老乡对乡村发展、村容村貌改进的意见,了解清楚了我们才能把工作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并通过在近期的走访入户及调研中提出了助力乡村发展的5条建议。与会队员畅所欲言,分享了做法、经验,提出工作中的困惑,通过座谈交流大家收获满满。亚森·加帕尔还结合资源优势,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卡米拉·买买提依明到安迪尔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支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老队员任伟与夏央村第一书记刘志星在红枣地里查看红枣的剪枝情况。“科协的专家资源就是我们的‘智囊团’,既要请专家进村把脉,也要把农户需求精准对接。”任伟一边谋划科技助农方案,一边盘算村集体收入:“今年预计突破50万元,地就那么多、产业新增空间有限情况下,要想村集体收入有更大提升,老乡收入上新台阶,需要从专家技术支撑上入手,用科学种植养殖方法提质增效。”近年来,夏央村通过科学种植和探索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实现了集体经济“稳中有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傍晚时分,塔尔库木村村民库尔班·阿卜杜喀迪尔的家里暖暖和和。老队长刘建文盘腿而坐,向新队员传授“入户秘籍”:“晚饭后是走访黄金时间,老乡忙完农活才有空唠家常。”他经常会随身带一个笔记本,里面村里每家每户的家庭信息,从牛羊存栏数到孩子升学情况无所不包。新队员王永吉现学现用,当天便和第一书记穆明江化解了村民红枣地的剪枝纠纷。“老队长教的‘三步调解法’真管用!”他兴奋地展示调解记录:先听双方倒苦水,再找共同利益点,最后用乡规民约止争。活动期间,这样的“炕头调解会”解决了6起矛盾纠纷、困难诉求,村民满意度达100%。

此次“传帮带”活动是自治区科协落实南疆驻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老队长们通过案例剖析、实地指导、手把手教学,将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新队员们在科技助农、矛盾调解、群众工作等方面收获颇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虽短,影响深远。从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到村民家中的贴心交流,从产业规划的精准把脉到纠纷调解的温情化解,老队长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精神”的传承。“接力奔跑,振兴有道”,这场新老交融的“接力赛”,正为南疆乡村绘就更加绚丽的振兴图景。

责任编辑:曹琳哲

驻村工作队 刘慧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