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28日是第22个全国科技活动周,新疆科技馆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利用馆内特色科普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发挥科普教育功能,群众性科技活动受青睐。科技活动周期间,新疆科技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互动性科普教育活动。趣味十足的科普实验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化学与海洋》实验中,孩子们通过听一听讲解、看一看反应、闻一闻味道、摸一摸变化、谈一谈感受的方式,充分调动“五感”学习白醋和贝壳之间的化学反应,了解碳排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将吹风机、卷纸、乒乓球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道具,用明显的实验现象让孩子们学习飞机飞上天的基本原理,为他们的“飞天梦”插上科学的翅膀。

科技动手派科学教育活动《四通双电机遥控车》《瞄准射击科技号》通过启发、提问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机械的基本结构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培养同学们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现场还通过科学探秘、知识问答等互动形式为观众送去了精美的科学礼品,将现场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助力“校园科技节”,科普大篷车显神威。新疆科技馆利用流动科普资源,将科普大篷车和球幕影院带进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兵团第十二师高级中学,助力“校园科技节”。“尖端放电”“无皮鼓”“看谁会跑得快”等互动展品缤纷亮相,让2100余名师生感受到了科技魅力,其中新奇的科学现象、神秘的科学道理,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个鼓为什么会响?”“快找找快找找,里面一定有个传感器!”,每一个有趣的现象都激发着同学们求知和探索的欲望;球幕电影《探月圆梦》《旋转到宇宙中心》等多部天文科普影片带领同学们感受宇宙的浩瀚和太空的绚烂,为他们走进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搭建了平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山南北同上一堂科学课。2022年首期“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上一堂科学课”课程《彩虹水》开课,科技辅导员通过直播的方式,为克拉玛依市康城小学、喀什叶城县伯西热克11村东方希望小学的200余名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科教活动,指导同学们利用食用油、食用色素、白砂糖等身边常见的食材探究液体密度的奥秘。
新疆科技馆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扩大科普资源覆盖面、提升科普宣传效果,让乌鲁木齐之外的同学们也能体验到新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加强南北疆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当地科普教育资源,增进全疆科学文化交融,为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科技馆力量。

新疆科技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此次科技活动周为契机,以服务公众、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文化需求为己任,持续开展常态化群众性科技活动,积极面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激发青少年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营造全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曹琳哲 审核:赵辉
科技馆 隋于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