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18日,2025年全国基础学科科普教育研修实践活动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办,来自新疆14个地州市的70余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与内蒙古、山西等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了这场科学教育盛会,为推动新疆基础学科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汲取先进经验。

本次活动聚焦科学教育素养提升核心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为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成长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在开班仪式上作《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专题报告,从科学精神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等维度为学员们开启了学习之旅。重庆师范大学林长春教授分享了《中小学科技特色学校创建的若干思考》,为学校管理者开拓科研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研修期间,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武汉国家生物安全P4实验室、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等科研机构,深入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历程和研究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学员亲身感受科技创新和基础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崔鸿教授通过“科学教育政策阐释及学校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专题讲座,系统解读了科学教育政策的演进脉络与核心要义;郑旭东教授以“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创新教育”为主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武汉市汉阳区教学研究中心谭婷教研员还开展了数智赋能科学教育专题培训,为教师提供了实操性指导。
本次活动还组织学员深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进行实地观摩。该校“智慧科技港”、物联网“智慧农场”以及充满科技元素的校园环境,让学员们亲身感受到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学生们在科技空间中调试机器人、通过平板电脑远程操控灌溉系统等场景,生动展现了科普教育在校园中的落地成效。
来自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的王彩霞老师表示,“这次研修让我们对科普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从科学本质的精准传递,到科技与教育融合的落地方法,都为我们未来的科普工作注入了新思路、新动能。”
本次研修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院校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新疆参训教师的科普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新疆基础学科科普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对推动新疆科学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苏比努尔·吐尔地
新疆科普活动中心 夏小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