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23年自然科学博物馆标本修复保护管理培训班正式开班

发布时间:2023-08-23

8月23日,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举办、学会技术工委会、新疆田马博物馆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自然科学博物馆标本修复保护管理培训班在乌鲁木齐正式开班。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黄克力,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叶尔波力·沙比尤拉,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田马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秘书长芦颖主持启动仪式。

叶尔波力·沙比尤拉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作为在国际、国内颇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聚集了全国的先进科普场馆、众多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科普场馆建设传授更多先进经验,为新疆自然科学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希望以此次培训班为新的起点,发挥中国科博学会在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来疆举办更多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等各类活动。自治区科协将同各方积极合作,搭建更加广泛的沟通交流渠道,努力推动各类科普场馆再上新台阶。

黄克力在致辞中讲到,自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成立以来,技术工作委员会已成功举办了12届动物标本剥制技术培训班及研讨会。近年来,在学会和各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标本制作水平和养护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渐形成一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和相当研究能力的标本技术队伍。本次培训班安排在美丽的新疆乌鲁木齐,并开创性的把课堂搬到了动植物栖息地、标本制作工作坊,就是想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这种大自然带来的震撼和见微知著的工匠理念,拓展标本领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标本制作水平,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动植物化石地质资源,发挥标本的科学与艺术的作用,使标本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科研教育和展览美育。

田马代表承办单位在致辞中向全体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力支持本次培训班的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授课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谈到,为深刻把握新形势下习近平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和深刻意义,本期培训班将进一步研究探讨自然资源科学利用的方法措施和生物标本有效保存的技术手段,以进一步加强在此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本次培训邀请到国家动物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以及标本制作知名企业的专家现场和在线授课交流,围绕博物馆标本展示伦理、动植物标本制作保养实例、鱼类标本保护修复等方面进行辅导授课与专题研讨。全国24个省份的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研究所、动物园、院校、企业等近80名学员参与本次培训。

责任编辑:曹琳哲 审核:王婷婷

科技馆 晁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