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3月3日下午,自治区科协一级巡视员米宁一行赴杨宗宗植物标本工作室和新疆田马博物馆有限公司调研。

在杨宗宗植物标本工作室,调研组了解到,杨宗宗在6岁时因《新疆中草药手册》这本小册子爱上了植物,后来他凭借对植物的热爱和钻研精神,先后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首届“长江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等奖等,并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生物专业。2017年他注册了公众号“普兰塔的猎人”,同年又创办了自然里植物学社,吸引了不同行业的植物爱好者,并面向青少年开办制作植物标本的研学课,给孩子们讲有关植物的知识,提升青少年对自然的探索兴趣,让“双减”下的科普教育走出校园,以个人的努力为青少年科普教育贡献了积极力量。在新疆田马博物馆有限公司,调研组参观了动植物标本制作和自然艺术品创作等,详细了解企业研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为整合各类优质科普资源,推动企业与研学融合发展做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米宁表示,推动特色科普基地建设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治区科协要充分发挥好各类科普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让科普基地成为青少年感受科学文化的“精神家园”,要全力支持帮扶建设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汇聚各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力量,为全区“双减”工作做好服务支撑。
下一步,新疆科普活动中心将积极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青少年科学俱乐部”,充分运用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资源,优化科普资源供给,引导各族青少年从枯燥的课内学习走到校外进行生动的科技实践,助力我区“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责任编辑:曹琳哲 审核:赵卫军
科普活动中心 石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