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巴州科协紧紧围绕巴州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自治区科协的指导帮助下,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四化联动,全力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一是实现组织领导全域化,打造试点城市建设新场景。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制定印发《自治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2022年度行动计划》,明确21项重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压紧压实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工作责任。组织召开自治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对2021年“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共同谋划2022年工作,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召开2022年“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县市交流会暨“科技工作者之家”工作交流会,通过现场观摩和座谈交流的形式,听取各县市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的汇报,形成试点工作“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21家企业召开入驻“科创中国”平台企业座谈会,共商汇聚资源、解决难题,助力企业发展。
二是实现组织建设新型化,打造创新阵地新场景。取得标志性成果,促成巴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推动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向巴州集聚,在技术攻关、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巴州纺织服装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合作,建立“科创中国”绿色纺织产业科技服务团;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建立“科创中国”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绿色发展专业科技服务团,实现产业和专业科技服务团双突破。将117个乡村科普馆建设作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重要内容,围绕建设和巩固乡村科协组织,探索建立乡村科普工作站,逐步形成以基层科技馆、乡村科普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小院等为主要载体的乡村科普馆共同体,建设农牧区全覆盖的全民科学素质培养提升体系,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文化润疆。
三是实现科技交流品牌化,打造组合式赋能新场景。成功举办“科创中国”技术路演——微生物益生菌(巴州)专场,邀请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国际微生物益生菌应用技术研究院等6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对微生物益生菌在植物种植、动物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并在“科创中国”平台同步直播。依托“科创中国”平台,承办中国化工学会“科创中国”绿色高端化工论坛,巴州油地项目研发中心、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市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石油化工企业30余人在线参加论坛,共商石油化工绿色发展的实践路线和技术前景。推荐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申报“科创中国”项目6个,项目拟申报资金总额190万元,4个项目进入公示环节。
四是实现人才引进项目化,打造科技“柔性引智”新场景。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项目建设为载体,召开科技交流7场,计划引进农业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石油化工产业人才36名。以《巴州富硒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为载体,引进农业、生态科学专家5人,将聚焦巴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5大产业,推进“产学研”的融合发展,实现成果转化。根据2022年度援疆项目投资计划,结合《自治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针对重点支持和培育的“石油石化、纺织服装、新能源、航空航天、农产品深加工”5大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难题或瓶颈,将采取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揭榜挂帅”的形式,面向全国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发布“科技人才服务团”项目,引进各产业领域人才72人,服务期限3个月。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王化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