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 创新发展”院士论坛签约现场。(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新疆产业发展的动力?7月18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创新发展”院士论坛圆桌对话上,与会嘉宾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围绕重点产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香港科学技术大学(广州)人工智能学域主任、中国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熊辉:新疆有很多重点产业,比如石油化工、新能源、特高压等,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的“东数西算”工程,对于位于西部地区的新疆,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
如何通过创新来促进一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应该围绕重点产业这个核心,实现技术的不断突破,促进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
如今,人工智能正推动新疆各个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优化供给。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更好落地,这就需要复合型人才,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都要具备。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除需要系统学习外,还要注重实操,而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双路径”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市发展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省政协委员曲建:经济发展需要双动力模型,第一个动力来自于劳动力的强投入,第二个动力来自于固定资产的资金强投入。这两个强投入推动了沿海地区的飞速崛起。新疆可以参考借鉴其发展路径。
至于新疆科技创新之路到底如何走?答案是“双路径”。既要加强科技基础研究,同时还要从产业化终端去寻找科技创新的方向、科技创新的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需求,同时,带动产业园区的升级转型,推动科技向上游发展,实现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科技创新做实做细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需要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实做细。
在增强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方面,要针对重点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抓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部门,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力军作用,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探索科技成果跨区域专业合作模式,立足新疆市场和产业需求,打通技术专业和成果转化的市场通道,促进跨区域技术人才高效合理流动。
在建立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格局方面,争取东部创新资源向新疆聚集,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引导新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走出去和把人才请进来,有效提升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还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三方面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工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张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推进新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解决新疆工业发展的技术问题,部署实施一批涉及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方面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不断提升新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二是发挥骨干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对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加强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聚焦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施延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推行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进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