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科技路 艰辛筑丰碑——记新疆博乐市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服务中心科技工作者蒋贵菊

发布时间:2022-09-28

蒋贵菊,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1997年7月毕业于石河子农垦中专农业机械化专业,同年9月参加工作。凭着对“三农”工作的深厚情感,她在农机推广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4年,曾14次受到上级表彰、4次获得全国表彰,2021年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新时代女性不平凡的业绩,使党徽在祖国边陲小城的田野上闪闪发光,凸显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执着追求无怨无悔 当好百姓致富带头人

蒋贵菊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生产一线从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成果转化等农业服务工作。她一直以做“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作物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发展,增强政策精准性,做推进绿色发展开拓者”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带领技术团队开拓性针对博乐市大宗农作物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着力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一窝一粒种,没种怎么办?”“有钱买种,没钱买苗,拿我们的地给你当试验田,不可能!”“机器能收好棉花?机器收的棉花那么脏谁要?”面对这些责难和质疑时,蒋贵菊总是给大家一个宽心的微笑说:“别怕,我们已经多方考察此项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我已在当地反复试验四五年了,有问题有我们技术员在、有政府在。”

从事农机推广的这二十多年来,她敢于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一个又一个棘手难题,由她主持实施的农机化新技术就有十余项,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亩节本增效200元左右、精量播种亩节本增效60元左右。整地机械化技术、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等农机化新技术在当地农业生产中使用率已达95%以上。正在推广的智能机械化技术,无人机植保、深松、卫星定位导航、植保机械智能控制系统、设施养殖及环控技术深受老百姓欢迎。每一项新技术的广泛使用都极大推动了博乐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二、潜心钻研勇于探索 甘做绿色发展开拓者

“服务农业,致富农民。”她人生的座右铭。蒋贵菊始终把”三农”工作深深地扎在心中,围绕根治玉米农田白色污染和农田荒漠化问题,她常常夜不能寐。

博乐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无霜期较短,干旱少雨,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为提高地温、保墒,达到提高作物单产,增加农户收入的目的,博乐市开始大面积实施地膜铺盖机械化技术。近年来,土地严重板结,地面径流水、雨水与地下不通,干旱情况愈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面对这个关乎子孙后代粮食安全的命题,蒋贵菊翻遍了国内外各类期刊杂志、学术论文2000余册,终于,她寻获了保护性耕作法,在充分了解此项技术对新疆农业的意义后,蒋贵菊从心底默念道:“这么一项可以惠及百姓的好技术,惠及子孙万代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做成、做好”。

“种地不耕地,这不是懒汉种田吗?没有农民愿意尝试。”面对这样的质疑,她咬咬牙道“没人种我们自己种。”经11年不断努力,2019年在蒋贵菊带领下博乐市农机推广站成功研制出一套免耕破茬与滴灌带浅埋装置,加装此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滴灌带浅埋机械化作业,同时成功解决了免耕种植模式下,因无膜覆盖,无法播前灭草,不宜中耕造成的严重“草害”问题,完成了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中农机与农艺融合。由于免耕精量播种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实施使保护性耕作技术进入了精量化管理时代。

被称为“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带头人”的李洪文在实地观摩实验成果后,拍着蒋贵菊的肩膀说道:“你们给我们国家西北地区如何开展保护性耕作,甚至是整个农业生产将来怎么搞,探索出了一条真正可持续的路子。”

“保护性耕作技术一定能够改善我们家乡的生态和农业环境,‘我爱祖国’这几个字应该刻在青山绿水间。”蒋贵菊笑言。

三、为农服务真诚奉献 不辱使命当好“知心人”

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需,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近五年来,她组织参加各类农机化专题培训班70期,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1110人次,培训农牧民7508人次。每年参加博乐市开展的“科技之冬”“科普宣传月”“千万农机培训活动”“科技下乡”等活动达60余次,受益人数达4000人次。

作为农民的孩子,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员、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利益,常年深入生产一线为民服务,做老百姓的“知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她主持实施的项目先后受到国家、自治区多次好评,并获得科技进步奖;她本人先后被农业农村部颁授“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表彰颁授“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系统先进个人”“第二届最美农技员”等荣誉称号,2021年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她主持的科研成果先后被中央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正点财经》《战疫情特别报道》《经济信息联播》《LIVE直播间》等栏目报道。作为第一研发人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滴灌带辅助铺设装置”“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一种三点悬挂式滴灌带回收装备实用新型专利”3项。

漫漫科技路,艰辛筑丰碑。蒋贵菊同志用她执著敬业、忘我奉献的精神,在科技兴农路上写满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博州大地上,塑造了一位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桑格林  审核:赵卫军

博州科协 程永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