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和妈妈学科学”新疆系列活动,覆盖了全区10个地州市、41 个县市区、169所学校,抖音平台上传亲子共同创作科普内容视频1154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活动影响力排名,新疆位居全国第二。

自治区科协于2021年起,联合自治区妇联共同开展“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至今已举办三年。2023年活动自6月初启动至10月底结束。活动以“我和妈妈学科学 美丽家乡我代言”为主题,主要面向基层地区妇女和中小学生,重点是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农村妇女和中小学生,以亲子形式共读科学,以网络渠道传播科学,以特色内容宣传家乡。参与活动的母亲和孩子一起阅读、讲述、展现科普内容,录制成短视频并上传至抖音,添加话题标签 #科学看家乡#发布。录制视频采取“为妈妈朗读”“和妈妈一起朗读”“跟妈妈一起做科学实验”“介绍家乡的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等多种形式,将科普知识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着重体现家乡科普资源、科教基地等。各参与组织开展活动的单位结合社会热点、科学家精神、科学辟谣、生活常识、医疗健康等主题,原创和挖掘适合农村妇女和中小学生朗读的科普短文,邀请专业教师团队就科普内容朗诵进行指导示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索特色活动模式,通过宣传推广、号召鼓励等方式,带动社区、村、学校里的青少年与妈妈参与活动。

和田地区科协联合地区妇联,动员七县一市科协、妇联积极开展“我和妈妈学科学 美丽家乡我代言”活动,在全地区掀起了学科学的热潮。“全国十佳”视频作者、和田市第一小学学生迈尔丹江表示:“学习科学对我来说是一件充满吸引力的事,能跟妈妈一起学科学不仅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增长了见识、才干,还在学习过程中增进了母子感情,可谓是收获颇丰!以后的活动,我也一定会更加积极参与。”
乌苏市科协在市科技馆组织开展“我和妈妈学科学”科普活动,在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孩子们陪同妈妈在宇宙奥秘厅、探索自然厅、航天技术厅等区域进行参观学习。家长王春丽说:“我觉得太有意思了,平时很少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市科协组织的这次活动不仅让我陪伴了孩子,而且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真的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和硕县科协联合县妇联在乃仁克尔乡共同开展“我和妈妈学科学 科技体验一起来”主题活动,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学习马兰精神、参加科普实验、听安全教育小课堂、参观乌勒泽特村科普馆和民俗馆,以“科学+民俗”的方式,让11个家庭充分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和民风民俗的丰富多彩。
在今年“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中,和田市第一小学五(3)班学生迈尔丹江与母亲一起拍摄发布的科普视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的制作过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查和特乡学校五(2)班学生巴丽江与母亲一起拍摄发布的科普视频《玛纳斯盐湖》入选7月全国十佳视频。自治区科协《依托各类科普阵地,带动群众科学素质提升》、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探寻荒漠植物生存智慧,弘扬科学家精神》及塔城地区乌苏市第四中学《结合地方特色,以“网”传播科学》三个案例入选全国2023年“智爱妈妈”亲子教育科普典型案例。
据了解,2017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通过试点示范的方式,探索实施“智爱妈妈行动”试点项目,切实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质,2020年10月正式开启“我和妈妈学科学”公益科普活动,该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全国妇联宣传部主办,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北京科技报社承办,鼓励、号召各级科协、妇联共同开展。旨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在广大农村妇女儿童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助力妇女儿童科学素质提升。目前,“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抖音平台#科学看家乡#话题,全国所有省区市发布的科普视频,总播放量达7.1亿次。
今后,自治区科协科普部将继续加强与自治区妇联宣传部的沟通协调,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强化活动品牌效应,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助力我区妇女儿童科学素质提升。
责任编辑:桑格林 审核: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