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科技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2-21

2月18-19日,自治区科协、塔城地区科协、沙湾市、乌苏市科协,“区地县”三级联动,举办“科技之冬”活动。先后深入沙湾市大泉乡、三道河子镇及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大数据中心,乌苏市八十四户乡、西湖镇、哈图布呼镇等5个乡镇、3个单位、5个合作社等地进行现场调研座谈和答疑解惑活动,积极开展以棉花种植、畜牧养殖、智慧农机和疾病预防等内容丰富的专家基层科技志愿服务。围绕基层在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及疾病防治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并对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建议。新疆畜牧科学院羊养殖专家郑文新、农业科学院棉花专家李雪源、郑巨云,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阿拉坦,沙湾市宏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治区农牧民高级技师、农村科普带头人韩波受邀参加。

活动采取“集中培训+实地指导+健康义诊”的形式,使得科技志愿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真情实意地为农牧民送去“致富经、健康方”,弥补了广大农牧民在科学种植、养殖技术上的短板与不足,提升了科学预防疾病和健康保健的强烈意识,受教育人数5000余人。

乌苏市哈图布呼镇农民图尔洪﹒麦麦江说,感谢科协邀请大专家为我们开展科技培训,专家们的教学很接地气,容易让我们接受。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技术水平,而且可以增加农业产业收入,希望今后还能多来开展这样的培训。

广大农牧民和种植、养殖大户也纷纷表示,专家们的授课让我们收获很多,开阔了眼界和提升了认知,特别是了解农业产业的新形势,掌握了非常实用的技术、拓展僵化的思维方式、摈弃“重治疗、轻预防”的陈旧观念,提高卫生保健的科学意识等。此次,“科技之冬”活动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高位推动,组织有力。自治区科协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切实推动服务下沉,主要领导亲自安排组建专家服务团赴基层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塔城地区科协积极统筹、周密安排,沙湾、乌苏市委及科协精细组织、狠抓落实。所有的宣讲会场组织井然有序,参加人员精神饱满,现场互动积极热烈,各项服务保障到位,科技志愿服务井然有序,既定工作目标全部完成。

内容丰富,务求实效。充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帮助提高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意识和能力,着力提升农牧民科学素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开展棉花产业市场形势分析,分享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技术要点,正确引导棉花种植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探讨棉田残膜高效回收再利用技术与棉花加工品质保障方案,客观回应棉花种植大户关注的新品种引进和超宽膜使用等问题。二是介绍当前新疆本地养殖和从国内外引进牛羊品种的特点,深度解析农村牛羊等养殖常见的问题,讲授适用的健康高效养殖的技术,建议科学建立养殖成本核算制度,解答乡村遇到的孕育母羊接种疫苗易死亡的难题,共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实现路径的观点,解读国家和新疆畜牧兽医发展规划政策。三是讲解智慧农机新技术推广,分享农业合作社运营管理经验。四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宣传和义诊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农牧民讲解了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治疗手段及预防方法,倡导大家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共享平台,扩大宣传。培训主会场都设在各自的市委党校,全程录像,集中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市、乡(镇)、村(社区)同步视频联网的形式辐射至沙湾、乌苏周边113个乡(镇)、村(社区)。后期,沙湾、乌苏也将通过本地融媒体平台,适时循环播放本次专家科技志愿服务培训的相关视频。

狠抓落实,典型示范。全区的“科技之冬”活动,已安排申报项目40个,自治区科协、塔城地区科协联合开展专家基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策划、专家调配、措施保障、成效测评等方面都做出很好的示范,各项目承担单位责任上肩、主动作为、不折不扣地抓好任务落实。此次,各位专家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不辞辛苦地连续工作,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了良好榜样。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扩大活动覆盖面、影响力。特别是发挥自治区、地区、县市三级科技工作者 “研必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农牧业科技转化,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不断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助添更多科技底色,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桑格林 审核:赵卫军

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刘志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