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科普作协的相遇属于偶然,从最初看到科普作协的科普微电影大赛视频到《我与新疆的科技事业》,到亲身参与科普剧本大赛获得两个银奖,再到参与科普作协2020年抗疫期间援鄂人员的通讯报道,并且作品成功入选了《白衣天使故事集》。在与科普作协的一次次邂逅中,让我在学习方面得到了补充,获得了既得利益,而且做到了踏石留痕,抓铁有印。”新疆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马金林说。
4月11日下午,新疆科普作家协会召开创新发展座谈研讨会。围绕学会今后如何创新性的开展工作进行了探讨交流,并为学会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建议。自治区科协一级巡视员米宁出席座谈研讨会并作总结讲话。

米宁指出,新疆科普作家协会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学会,科协领导十分重视,从十部微电影、科普剧本大赛、《我与新疆的科技事业》,再到书法、绘画、诗歌朗诵等,协会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保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计划并落实落地。一是要积极开展科普创作培训,为学会会员搭建学习平台,做好服务。二是积极发展协会会员,把有创作热情、积极参与的人员拉进队伍中来,并与会员保持密切联系。三是做好换届工作,合理设置机构。四是主动创造,利用专家和社会力量,量力而为,让创作者以艺术、文学的手段生动反映科学家精神。五是在科协党组的支持下,举办一系列科普活动,开展学术研讨等。六是认真研究各位专家的建议,并整理列入作协工作清单。
会上,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思想在学习中成长,灵感在碰撞中闪现。来自新闻创作、文化旅游、发展管理等各行业的新疆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围绕自身发展与学会建设、学会今后发展的建议等内容,畅谈了科普作协平台在凝聚人才资源、服务会员及科技工作者、繁荣科普创作事业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为协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由衷的建议。一是积极开展科普诗会、科普微视频、科普剧本等各类评比活动,进一步调动科普作家积极性,盘活各类科普资源。二是积极创办协会刊物,设立科普创作基金等,为科普作家、科技工作者提供平台,开展学术研究。三是通过VR、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开展科普作品的展示,将全区的科普作家、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共同推进科普创作事业的发展。四是积极与各高校联合,通过与科学研究者面对面地交流,进一步提升科普创作成效。五是发挥园地和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会员队伍,广泛吸纳更多会员,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六是创新交流形式,通过“科学家讲+作家辅导”的形式,让参与的人员在有认知、有体验的基础上用文学的语言来表达,给定一个命题,设立一个奖项,围绕这个命题开展书法、绘画、摄影的展览,在创造社会影响的同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七是围绕科普人物专访、儿童科普等方面开展创作,充分发挥好自治区科协、媒体、科普作家等各类资源,促进协会的发展。八是团结会员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培训,围绕科技创新、科学传播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科普创作。

新疆科普杂志社社长、总编,新疆科普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筹备负责人亚森·加帕尔表示,协会将认真听取大家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科普杂志社和科普作协的各项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各类资源优势,做好科普作协的各项工作,并不断优化对协会会员的服务,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努力提高各类资源利用率,为协会的各项活动提供好各类资源支持,并不断提高科普杂志社和科普作协社会影响力。
自治区科协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国际部)负责人,新疆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代表及秘书处人员参加了座谈交流。
责任编辑:桑格林 审核:赵卫军
科普杂志社 刘慧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