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旱区研究联合宣言:携手共绘干旱区高质量发展地理学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2023年5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干旱区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新疆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新疆科协、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和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院士、教授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研究员代表干旱区分会发布了中国干旱区研究联合宣言《携手共绘干旱区高质量发展地理学新篇章》。全文如下:

携手共绘干旱区高质量发展地理学新篇章

我国内陆干旱区半干旱区面积多达345万平方公里,超过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和敏感的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干旱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中国的地理学家们围绕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试验示范,在荒漠化防治、流域治理、生物保护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和切实成效。但高质量发展中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从科学上探寻机理,寻找出科学的发展途径。

当前我国西北干旱区,正处在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重大战略的叠加期,如何抓住机遇,持续释放支撑发展的积极因素,从地理学的纬度,科学梳理和归纳力促干旱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广大干旱区的地理学工作者需要特别关注的科学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干旱区研究科学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分会携手我国干旱区相关省区科研工作者,共同发布如下宣言:

1.瞄准干旱区重大科技需求,共同谋划国家重大项目的设立和实施,联合干旱区相关省区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协同发展的合作研究机制。

2.加强干旱区资源环境本底调查和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为我国干旱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资源共享。

3.围绕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干旱区研究的创新平台,形成示范集成,为推动我国干旱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4.加强各相关领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全梳理、解读和拓展干旱区研究的学科边界,形成更加全面完善的学科体系。

5.创新人才培养及交流模式,在各省区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硕博士、留学生、博士后的联合培养、交流机制,共建干旱区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平台,为学科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