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自治区科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主题教育学习,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组建产业顾问组支持“访惠聚”驻村点民丰县安迪尔乡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更好服务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2023年1月10日,在民丰县安迪尔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暨“访惠聚”驻村工作座谈会上,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王光强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安迪尔甜瓜的产业发展实际状况,围绕“甜瓜的品种改良方法、存储方法、如何有效发挥甜瓜产业联盟的作用、成立自治区产业顾问组、重点服务安迪尔乡和甜瓜企业的引进”等5项实际问题作出安排部署,以此推进甜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持续发展甜瓜产业。


2月23日,自治区科协组织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畜牧科学院等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组赴和田地区民丰县安迪尔乡,与和田地区科协及民丰县科协联合开展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科普大篷车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兵、高级园艺师熊韬两位甜瓜专家实地开展甜瓜种植技术服务,现场收集土壤样本、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为安迪尔甜瓜“把脉会诊”。
今年3月,自治区科协农技中心和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联合成立民丰县甜瓜试验站,并在民丰县安迪尔乡塔尔库木村建立甜瓜试验(示范)田,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甜瓜科技助力安迪尔乡产业发展模式。截至目前,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已为安迪尔乡塔尔库木村试验(示范)田提供了整地、施肥技术服务方案和播种所需的甜瓜新品种(种子),试验(示范)田已按照专家技术指导完成了整地、浇水和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4月10日,自治区科协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自治区产业顾问组科技助力脱贫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乡振〔2023〕10号)。明确按照“一县一组”的服务方式和“一需一案”的工作标准,组建35个脱贫县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民丰县是自治区35个脱贫县之一,根据民丰县产业发展需求,自治区科协组织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畜牧科学院、塔里木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围绕安迪尔乡、尼雅乡、叶亦克乡重点乡镇开展产业技术服务。
5月9日,自治区科协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联合转发了《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科协关于做好第一批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自治区科协向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科协推荐了6个重点支持的脱贫县,民丰县最终纳入全国第一批产业顾问组支持的脱贫县。
5月12日,自治区科协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决定支持安迪尔乡乡村振兴科普惠农资金200万元,包括:甜瓜选优项目8000亩,土地改良项目8000亩,组织自治区相关专家开展农技服务、科技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多渠道多方位解决农民对科技应用的需求。
自治区科协把组建产业顾问组支持“访惠聚”驻村点民丰县安迪尔乡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重实践、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今后将准确把握自治区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发挥好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和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益,在以下四个方面助力民丰县产业发展:
一是提供决策咨询,促进项目谋划到位。产业顾问组将充分发挥智力优势,把谋划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帮助民丰县梳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聚焦关键环节,围绕发展环境、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前沿技术、市场开拓和风险防控等,深入谋划,提供更多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的咨询服务。
二是聚焦主导产业,促进项目落地落实。产业顾问组将帮助民丰县抓实主导产业项目,重点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和做大做强等提供科技服务。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稳定可靠的技术是甜瓜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顾问组将着力解决甜瓜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进一步提高品种改良、种植、存储等技术,用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技术让脱贫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发挥技术优势,帮助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庭院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聚焦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打造,开展产业科技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是培养本土人才,促进打造“带不走”的科技队伍。培养更多掌握专业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技队伍,有利于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顾问组将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等方式,开展产业发展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帮带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挑选有培养潜力的基层科技人员,开展结对帮带,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培养和用好本土技术骨干人才。
责任编辑:桑格林 审核:王婷婷
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盛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