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乐玉米科技小院全体师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精神,通过深入学习交流大家深受鼓舞、备受振奋,表示要将总书记的鼓励和希望转化为今后学习、工作的动力,坚定扎根农村的信心决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并将创新成果用于推进博州玉米产业发展,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让科技“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实现农民技能提升和增产增收,为实现博州地区玉米产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增技助力。

博乐免耕玉米田间调查
石河子大学指导老师刘建国表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使我备受鼓舞,回信是对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充分肯定,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殷切期望,有利于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广大青年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石河子大学指导老师王家平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我倍感兴奋与激动,对农业发展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更加清晰,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心。今后,将带领学生紧紧围绕博州地区免耕玉米节本增效与耕地质量提升、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玉米生产增产增效机制、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种植模式创新与实践和玉米生产效益综合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推进博州地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同时,将谨记总书记嘱托,在实践中出真知、解真惑、得实学,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指标调查
博乐市农机中心指导老师蒋贵菊表示,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农机技术员,总书记的回信令我深受鼓舞,博乐玉米科技小院的成立,搭建了“产学研用”平台,让同学们在田间地头、生产实践中做研究、搞创新、出成果、抓推广,取得了非常好的综合效益。今后,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根好基层、服务好乡村振兴,推广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发展绿色农业,帮助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新贡献。

博乐市免耕玉米
常驻科技小院研究生张增成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我备受鼓舞,倍感兴奋。在认真学习完回信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青年科技人才的关心与鼓励。回想起刚到小院的时光,新疆博乐对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一个地方,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但扎根在小院的一年时间里,不断与村民打交道,他们心地善良、民风淳朴、待客热情,还有对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渴求,使我没有了那种孤独感,还从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民朋友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了成就感。作为一名新时代农业科技青年人才,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自己的青春热血融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努力在农业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切实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真正服务“三农”。我将时刻谨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走访玉米种植户
常驻科技小院研究生顾嘉诚说,当我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后,备受鼓舞,深感荣耀。身为青年人的我们,应该把已学的知识撒播在大地上。作为一个刚在科技小院驻扎半年多的研究生,我从懵懂到现在和农民交流讨论,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通过实践,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在田间地头和村队农家,我看到了中国农民勤劳智慧的一面,也看到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记得当我们在免耕玉米地里采集样品时,有几位农民朋友过来和我们讨论怎么种免耕玉米,免耕有什么好处。当看到我们的免耕玉米产量很好时,他们也坚定了明年种植免耕玉米的决心。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就感到非常自豪。实践证明,只有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感谢总书记对科技小院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桑格林 责任编辑:桑格林
博州科协 王家平、程永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