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枸杞苗品种不错,一定会大丰收。”杞农李肖汉开心地说道。在新疆精河县,一提到枸杞研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他自聘任为科技特派员以来,一直从事枸杞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工作,累计选育枸杞品种4个,示范推广种植技术10万亩,打造枸杞产业品牌30多个,制定行业标准5个,发表研究类论文30多篇,多次获得区、州、县级荣誉称号。他,就是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孙天罡。

枸杞选育是起始
孙天罡的枸杞之路,从新品种引进、选育开始。“新品种选育是枸杞发展产业的一个基础,有了良种才能生产好的效益,才能提高枸杞的品质。”他不远万里赴宁夏学习枸杞种植经验,引进推广枸杞田间管理新技术新措施10余项,选育枸杞品种4个,选育出其他枸杞优良品系36份材料,优良单株112株。
枸杞种植是关键
有了好苗子,怎么种植是关键。他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试验示范和推广枸杞嫩枝、硬枝、营养杯育苗46次,开展引进推广粘虫胶、粘虫板、捕食螨等物理生物制剂试验示范12次;开展瘿螨、锈螨、木虱药剂防治试验8次,开展枸杞瘿螨、红瘿蚊、木虱等主要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调查试验10次;经过不懈努力,孙天罡带领团队找到了适应精河的枸杞种植方法,种植技术示范推广10万亩。
枸杞推广是智慧
新品种、技术都有了,推广起来又成了一大难题。孙天罡利用宣传手册、编写教材、乡村大喇叭等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普及枸杞种植知识。他带领团队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138期、培训农牧民群众1.3万人次;参加“科技之冬”、“科普基层行”、枸杞政策宣传等4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3.6万份,开展技术咨询6000余人次;编写科技培训教材两部、科普教材1册、科普宣传材料10余种,把枸杞种植技术“面对面”“手把手”送到种植户手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自治州优秀科技特派员、精河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参与完成的《枸杞产业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万亩蛋白桑防沙治沙及精深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被评为“自治州优秀科技成果”,孙天罡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忙。他说:“我和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让研究成果落地生根,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分享到枸杞种植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桑格林 审核:王婷婷
精河县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