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心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25

2023年10月21日,由新疆心理学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新疆心智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新疆心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后勤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季荣教授莅临会场并讲话,开幕式由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许尔湘主持。

季荣在讲话中表示,本次学术年会的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及分论坛与研究生论坛既有宏观的理论构建,也有微观的问题解决,有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也有基层一线的心理工作者,是新疆心理学同仁的一场学术盛宴,希望本次学术年会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出新的观点、形成可行的方案,为自治区领导和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进而体现出新疆心理学会在促进新疆心理科学研究、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1A37B

特邀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刘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郝宁教授分别作题为《人工智能是人类的终结者还是合作者?》《创造力的测评、影响因素、发展与培养》的报告。刘力教授关注当今国家和世界重大问题,探究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分享了怀旧影响对人工智能反应的双过程模型、人工智能威胁感的缘由以及智能机器顾虑对群际关系的影响等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郝宁教授通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创造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创造力的测评方法、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以及创造力的培养等相关研究成果。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暨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徐向东主任、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余鹏教授、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徐春霞老师、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焦江丽教授分别作题为《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的差异及正确处置》《歧视知觉对听障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适应与成就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中难点解决的思考与探索》《情绪调节的认知机制及干预》的报告。徐向东院长结合社会现实与临床实例,阐述了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建议;余鹏教授聚焦听障大学生群体,探究了听障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徐春霞老师从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阐述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享了应对当前问题的策略;焦江丽教授关注执行功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分享了团队多项研究成果并从认知角度提供了情绪调节的建议。

本次学术年会还设置了“社会心理与行为”“学习与认知心理”“人格与心理健康”三个分论坛以及两组研究生论坛,吸引了全疆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师生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关注和投稿,论坛主办单位根据选题的可行性、论证的逻辑性、结论的创新性等标准遴选出35篇文稿作会议报告。35篇文稿汇报领域覆盖自我控制、时间管理、社交焦虑、抑郁情绪、语言学习、消费行为、自欺行为、学习倦怠等心理学前沿研究领域和热点现实问题。

新疆心理学会理事长、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买合甫来提·坎吉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本次年会开展情况和成果成效作总结发言,她认为本次会议报告既有很强的理论前沿性与实践性,又具有主题新颖、方法多样等特点,能够有效促进新疆心理学科的发展,希望在座心理学工作者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用科研成果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为期一天的新疆心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各位参会代表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供稿:新疆心理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 审核: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