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联合新疆生地所青促会小组赴和田地区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3

4月17日-19日,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青促会小组、新疆地理学会等组织会员及青年科研骨干赴墨玉县加汗巴格乡中心小学、新疆分院驻村工作队、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开展了系列活动。学会成员、研究所青促会会员、青年科研骨干及研究生等近20人参与本次活动。

4月17日下午,成员走进墨玉县加汗巴格乡中心小学,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活动,并为孩子们捐赠了学习用品。活动中,买尔当·克依木和李睿分别作了题为“树木年轮——大自然的档案”和“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山脉”的科普报告。近 200 名师生齐聚一堂,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科普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随后,赴新疆分院驻村工作队调研“乡村振兴” 项目执行情况。大家慰问了工作队成员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参观了经济作物种植区与科普馆,深入了解了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4月18日上午,活动成员前往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所情站情考察活动。策勒站副站长李磊详细介绍了策勒站的建站使命、发展历程、研究定位及未来规划,为活动成员勾勒出了策勒站的全貌。张志浩、葛拥晓、马晓飞、穆合塔尔·麦麦提尼亚孜围绕土壤微生物与矿物质碳循环、气溶胶源解析、干旱区尾闾湖流域土壤风蚀和剪切带找矿勘查等方面做了学术报告,并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会后,大家实地参观了策勒站实验观测场地、引种植物试验示范区、科普馆等,深入了解策勒站“三位一体(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科普教育)”的“策勒模式”,让活动成员对所情站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未来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18日下午,活动成员赴于田县,参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色阻沙防护带(“绿围脖”)工程。在于田县林草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人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将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相结合的“梯田式”治沙模式。站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边缘,望着那片顽强生长的绿色植被,活动成员无不为工程的宏伟与辉煌成果而震撼,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背后的艰辛付出。随后,大家前往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开展“扎根边疆 科技报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实物、听取简介、观看影像资料形式,大家详细了解了库尔班大叔和全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深刻情怀,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大家扎根边疆、科技报国的决心。

通过深入野外台站与科研一线,青年人才触摸到了科技创新的根系脉络,深刻体悟到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意义——唯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攻关深植实践沃土,才能筑牢原始创新的根基。学会和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代表纷纷表示,未来将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在破解“制高点”难题中锻造硬核实力,在交叉融合中开辟新赛道,让青春智慧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绽放夺目光彩。

责任编辑:帕孜来提·吐鲁洪

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