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首个航天育种小麦品种航麦106,在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25连,经疆内外专家组实收测产,亩产突破800公斤,达到804.7公斤。这是航麦106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2年之后,第三年实收测产亩产超过800公斤。

航麦10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新疆原子能农学会依托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小麦生物育种与遗传生理创新团队共同合作,将诱发突变、加倍单倍体、穿梭育种等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选育出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22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品种具有抗倒伏、抗寒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等特性,适合制作各种面食。
航天育种是将种子等植物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进入太空,利用空间环境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诱发种子基因变异。种子返回地面后,再选择可遗传的优良变异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植物新品种。其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有益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具有高产、早熟、抗病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


为更好推进“五良”技术配套融合发展,实现良种与良法结合,航麦106高产示范田采用了匀播滴灌技术模式,即‘精量匀播+稳氮增磷+以墒定水+定向防控+补施微肥’等关键技术。”
为实现新品种、好品种更大规模推广,本次测产专家朱新开建议,政府和种业公司等应采取更多激励措施,在不同区域加大示范力度,以点带面,鼓励种植农户扩大种植面积,目前,航麦106已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种植超过5000亩,接下来将联合面粉企业通过订单模式,加大航麦106推广力度,预计2025年实现10万亩的目标,为实现新疆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农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供稿:新疆原子能农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