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水论坛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办

发布时间:2022-07-26

7月17日,由中国工程院、新疆科协共同开展的“院士新疆行”系列活动之一的“丝路水论坛”在乌鲁木齐市隆重召开,自治区人民政府郝勤芳副秘书长到会致辞,水利厅党组书记王江主持会议,会议特邀了七位院士和十余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参与,立足水安全与水治理,融合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分享实践经验及探索思考,以独到的见解、角度、前瞻性、洞察,启迪更多水业智慧。

为共同推动新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水利厅与邓铭江院士工作站、中国水科院、河海大学签署战略咨询协议,与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与邓铭江院士工作站签署战略咨询协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在《气候变化对国家水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报告中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容易引起更多的洪涝灾害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建议及对策,适应气候变化分别要在供给侧提升和优化区域水资源的承载力,在需求侧进行结构调整和节约用水,降低需求压力。同时,他提醒与会者要客观全面理解近年来关于西部地区变暖转湿的说法,用科学的数据指出所谓“变暖转湿”并没有改变西部地区干旱缺水的现实,要保持清醒的认知。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若干关键问题》的报告中,展示了我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量的总体态势和江河流域水沙过程演变,并分析了其生态影响。指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必须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中国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典型案例予以介绍,同时指出塔河流域水地矛盾突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塔里木河二期综合治理规划中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总工程师唐新明、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赵勇、鹏城实验室网络智能部云脑使能所所长张伟等6位专家也分别就自主卫星遥感服务新疆自然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新技术、工程领域的数字孪生、国家水网建设、人工智能云赋能新疆数字水利基础设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讲解,同时给出下一步的发展合作建议。丝路水论坛将继续在水工程与水前沿、节水与发展、水生态与水文化等方面持续开展交流合作。

本次活动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指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学会、新疆寒旱区水资源与生态水利工程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新疆农业大学承办。受邀参加会议的嘉宾和相关厅局、科研院所、水利厅机关处室、厅直机构300多人现场参会,地州(市)水利学会、各分会和专委会领导、科技工作者等783人在视频分会场参加。

供稿: 新疆水利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