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新疆粮食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及转型升级”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7-04

6月27日-7月1日,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田长彦研究员与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理事、慧尔农业集团党总支书记马文新高级经济师在昌吉国家农高区参加了由自治区人社厅主办,昌吉州人社局协办,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自治区“新疆粮食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及转型升级”高级研修班。昌吉州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杨邵银,中国农业大学左元梅教授和来自全疆各地州市的50名农技专家、农业龙头企业代表、科研院校代表、农业从业人员齐聚一堂,针对研修内容开展学习交流。

开模式

开班仪式上,马文新代表承办企业发表讲话并详细介绍此次高研班举办的意义和目的。他表示,本次高研班紧密围绕新疆粮食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及转型升级技术应用进行交流研讨,结合新疆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旨在培养一批具备前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术领军人才,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杨邵银在致辞中强调,新疆农业现代化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位平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推动新疆粮食作物生产智能化、高效化,提升水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技术,高研班的举办立意深远、正逢其时。

田长彦代表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对此次高研班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表示,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将极大地推动新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此次高研班的举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术研讨、知识分享的交流平台,希望学员们能够认真学习、充分沟通交流为新疆粮食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及转型升级做出应有贡献。

研修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等12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采用主题讲座、交流研讨、实践研学等多元化、多形式的方式围绕《特色功能液体肥的研发与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在新疆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新疆水肥高效利用及一体化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七个部分进行现场授课。同时还组织学员们实地参观新疆农业大学校史馆、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新疆农科院及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普教育基地、慧尔农业集团智能水肥一体化科普教育基地、玛纳斯县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玛纳斯县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充分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

主题讲座

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以线上形式在结业仪式上鼓励学员们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学习,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学员代表们结合此次高研班课程学习以及实战研学学习心得,分享在高研班的成长与收获。为期5天的高研班备受学员们的好评,他们纷纷感谢自治区人社厅、昌吉州人社局和慧尔农业集团提供的交流学习平台,对课程安排、授课讲师给予了高度评价。结业,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高研班的学员们将带着所学所得,在各自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为推动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集体合影

供稿 :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