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九届新疆照明展【亚欧光电展】系列活动—青年建筑师论坛 “从建筑走向城市” 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05-06

4月22日,由新疆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新疆勘察设计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及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3年第九届新疆照明展【亚欧光电展】系列活动—青年建筑师论坛“从建筑走向城市”,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

此次学术交流论坛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文化润疆”,活跃建筑创作氛围,分享青年建筑师学术成果,搭建学习展示与交流互动平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会上,新疆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张春燕参会并讲话,新疆建筑设计行业七家单位的11名优秀青年建筑师(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师、建筑照明设计师)分享了在建筑创作实践、探索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的所思、所得、所悟。新疆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会长、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薛绍睿作学术论坛活动总结发言。

周密 建筑设计四院 总建筑师

“走在建筑与城市的边缘”——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如同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他人有温度的人更容易融入社会,对他人有温度的建筑也更容易融入城市。建筑说到底是生活的容器,理想的城市应该创造更多具有公共性的积极的活动场所,使人身处其中享受轻松愉快的生活,城市不应该是各种夸张浮躁脱离生活的纪念碑式建筑的集合。城市、建筑的人文关怀是设计师不可绕开的一个要点,有温度的城市会孕育出有温度的人们,也会留住更多需要温度的人们。如果建筑再多一些人文关怀,建筑师再多一些人文精神,城市才可能让人们的生活的变得更美好。

张雪兆 建筑设计一院 副总建筑师

“非功能逻辑下的自由诗意”——当我们处在走廊、楼梯、中庭、灰空间等非功能空间时,就会变得放松,有种游荡者的自由的感觉。所以我们坚持在场所权力中植入非功能性的间隙空间,构建起所谓的自由,让人们能暂时逃离功能空间的束缚。由此可见非功能逻辑往往是以人为核心展开设计,这些空间往往也不具有专门的属性,因而会出现不同功能的叠加,通过人们的自发使用,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原本“单一无用”的空间变得多义。

间隙、开放、共享、自由,这些都是非功能逻辑所倡导的设计趋向。在一个建筑中,相比于功能空间,非功能性空间一定是处于次要位置,但这些空间往往更具有灵活性,不被束缚,有时候会因为某个小小的突破,便会打破整个设计的僵局,创造出自由的空间诗意!

韦元丽 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院 副总规划师

“共生—论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从新的国土空间体系下城市设计的概念入手,结合正在进行的相关的案例,分别从总体城市设计层面与详细城市设计层面分别论述了规划重点内容及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总体城市设计层面侧重关注整体山水格局的关系、内部轴线、节点、地标的设计与协调,在详细城市设计层面更进一步对景观风貌、开放空间、交通组织、建筑布局、建筑色彩、第五立面等进行深化设计,另外针对城市中的建筑分别分析其角色,区分标志性建筑与背景建筑,并分别提出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与详细设计层面的不同要求。

马文帝 建筑创作中心主任兼总建筑师

“AI与建筑师的未来”——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及对建筑师的影响。首先分析了AIGC和其他设计工具的发展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然后讨论了建筑师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强调了解决问题、创新设计和协调沟通的重要性。接下来,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OpenAI的Chat-GPT和New Bing等AI工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最后,分析了AI工具的发展对建筑师工作方式的影响,提倡建筑师应学会与AI共存,充分利用AI工具,从而更好地关注历史、城市、社区、感情、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的问题,发挥建筑师的本质价值。

张志强 机电工程设计二院照明专项负责人

“如何用光赋予城市价值”——灯光设计对商场夜间消费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灯光点亮了夜间消费场景,为夜生活聚集区提供了灯光造景。迷人的灯光设计可以带动各大商圈内的“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夜间消费场景,为夜间商业活动提供了新动能。

在掘金夜经济的大环境驱动下,灯光设计就是一张绚丽的夜间“名片”,彰显着购物中心的价值和内涵。

供稿:新疆勘察设计协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