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持续推进2023年度各地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客观掌握草原植被变化规律、科学评价各地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新疆草原学会联合草原总站积极开展2023年国家级固定监测点实地踏查及监测技术指导工作,扎实推进林草工作结合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

常规监测区
2023年6月10日,自治区草原总站选派4个技术指导组赴各地(州)县(市)34个国家级固定监测点开展实地踏查和技术指导工作。现地查看了永久观测区、常规监测区、刈割监测区、科研试验区4个监测区,了解掌握了固定监测点围栏的建设和保护情况,监测区内设备管理保护、围栏修补、监测区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详细记录监测点草原植被类型、高度、盖度、优势植物种名称、产草量测定等指标,及时掌握了草原植被、生态状况和草原利用状况等。

技术指导组了解各地区固定监测点基本情况

围栏内取样

围栏外取样

无人机拍摄监测点情况

样方拍照
通过此次国家级固定监测点的实地踏查和技术指导工作,使全疆各地(州)县(市)技术人员明白国家级固定监测点的重要性,掌握了固定监测点的监测方法,提高了基层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为新疆草原植被生长及利用、科学评价草原生态环境、草原资源保护及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此次国家级固定监测点的实地踏查,做到了带着问题“来”,揣着答案“回”,把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贯穿全过程,将“思学践悟”转化为干事 “真招实招”,推进主题教育走实走深。
供稿:新疆草原学会 宋玲钰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