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夏,恰逢端午佳节,由新疆免疫学会主办,新疆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承办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免疫学会第一届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6月24日-25日在乌鲁木齐市顺利召开。本次大会包含两个议题:临床免疫专委会换届成立大会以及第一届新疆临床免疫高峰论坛。新疆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蒲红伟教授主持此次大会。

会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罗莉教授做第一届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按照《新疆免疫学会章程》要求,来自乌鲁木齐、昌吉、巴州、喀什、伊犁、阿勒泰、塔城、克拉玛依、哈密、和田、博州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不同医院的与会代表参与投票,依次选举出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罗莉教授当选新一届主任委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帕丽达·阿布力孜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张丽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由40名来自各地州不同医院涉及风湿免疫、肾病、血液、内分泌、呼吸、儿科、消化、中医、检验等专业的医师当选本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委员。

罗莉主任委员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在自治区科协和新疆免疫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国免疫学会栗占国主委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免疫学会第二届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将通过搭建共同的学习交流平台,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把免疫的理念渗透至各学科领域,从而推动新疆临床免疫学进一步发展。
在第一届新疆临床免疫高峰论坛上,邀请到中国免疫学会自身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曾小峰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赵岩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专科医师分会血管炎学组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田新平教授,欧洲神经肌肉疾病中心委员、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国春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全国常委、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何岚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吴庆军教授、徐东教授、李菁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栩教授、任立敏教授,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郝燕捷教授,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卢昕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穆荣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薛静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吴振彪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边育红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剑冰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刘晖教授、综合内三科高颖教授、神经内科马建华教授、肾病科张丽教授、内分泌杜国利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冯阳春教授等为代表的多位专家,相聚一堂,采用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的形式,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


本次会议围绕免疫与临床的多个主题展开,内容涉及免疫与临床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将免疫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搭建二者之间联系紧密的桥梁。内容包括风湿免疫相关疾病最新诊治进展及基础免疫研究对临床诊疗的意义。通过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机制、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生物制剂治疗等的阐述,揭示神经免疫之间的相关作用,发掘两者相互作用的治疗潜力;而在一些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激素依赖性体现了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联系,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对于呼吸免疫,涉及结缔组织疾病有间质性肺疾病和肺动脉高压表现等,同时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首道防线;血栓性微血管病疾病谱涉及肾脏、风湿、血液、产科及肿瘤专业领域,诊断和治疗较复杂,更是体现免疫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从事多年基础免疫研究的专家深入探讨免疫细胞与炎症的作用机理,指引基础免疫学向临床诊疗转化。


来自伊犁州、石河子、乌市等各医院的青年医师分享了临床诊疗过程中涉及免疫的真实案例,通过实例进一步验证了免疫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通过此次论坛搭建的免疫与临床各学科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疆地州各医院涉及风湿免疫、肾病、血液、内分泌、呼吸、儿科、消化、中医、检验、皮肤等多个学科的专业交流,拓展临床诊疗思路的同时,也使各学科之间交流更加紧密,为推动新疆临床免疫学发展创造了条件。
供稿:新疆免疫学会 孟岩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