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方:雪莲绽放天山畔

发布时间:2025-07-31

她在祖国西部边陲建成西北首个高血压研究所;她开展继发性高血压研究,颠覆了“就诊高血压中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的行业认知;她在新疆打造了我国首个农牧区高血压防治模板,使该区域脑卒中所导致的死亡在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中占比大幅下降。

她就是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家卫健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共建)主任、新疆高血压研究所所长李南方。从医40余载,她像坚韧顽强的雪莲花一样,在天山脚下绚丽绽放。她只做一件事——矢志不渝为公众防治高血压。她被世界高血压联盟和中国高血压联盟授予突出贡献奖,并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奖”。

求学海外 心系边疆

李南方,195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辽宁大连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1983年,李南方从新疆医学院毕业。分配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后,她主动选择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的急救中心锻炼自己。在急救中心的大量重症心脑血管病的抢救中,让她深切地感受到“高血压”所造成的巨大健康危害。

1989年,李南方经过全国选拔考试,受国家卫生部派遣赴海外留学,她选择了“高血压”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萌生了在新疆这个高血压高发区,建一个高血压防治中心的梦想。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又从事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后,1997年春,她毅然放弃高薪优酬的机遇和选择,带着16箱图书和资料,回到了新疆。

学成归来,李南方带领团队和学生奔赴天山南北,一方面做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另一方面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培训乡村医生。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她义务编写了多种语言文字的《高血压防治的基本知识》,免费分发给乡村医生甚至应需寄往全国各地;她为乡村医生设计和编写了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这一方案被国家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全国推广项目,在全国大范围推广。针对新疆基层高血压防控实际问题,她将临床医疗和人群防治相结合,率先提出并带领团队构建了覆盖新疆全域的“三级高血压防控技术体系”。从三个代表县的纵向观察看,高血压防控水平较2000 年前大幅提升,脑卒中在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比下降34.1 %。

专注事业 硕果累累

随着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全疆各地疑难重症患者来医院就诊,李南方说:“三甲医院的高血压专科必须建立一个高血压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平台,以解决复杂疑难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问题”。她带领团队开发、改良、整合120余项涉及多个系统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疗技术,在全球高血压领域开创性地建立了系统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筛查和诊治平台,使就诊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率提高到39.3%,打破了以往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不足10%的传统观念,并将病因干预融入到个体化降压治疗中,解决了大量复杂疑难问题。她所创立的高血压科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高血压中心,2002年,成为我国西北第一个高血压研究所,2009年,被认定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11年,被国家卫生部列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她带领团队所成就的高血压专科诊疗模式,被证明可进一步提升17%的控制率,减少1/3心血管事件风险,并显现出非常显著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从医40多年,李南方面对诸多困惑与挑战,几度亲历险境。如今,她所创立的高血压专科已成为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人群防治、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我国高血压领域唯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共建)。然而,李南方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她奔波在高血压诊疗、防控和研究的一线:“唯愿通过不断努力、不断优化,能让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致残率、致死率再低一些。” 李南方带领全科,围绕临床医疗和人群防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了近5万例纵向随访队列和36万例的高血压临床研究数据库,完成了科研课题85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SCI130余篇)。主编了中文和英文版《继发性高血压》著作面向中国和世界发行,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200余人,为我国及人类高血压医疗和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