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学术 >> 科技英才 >> 正文
暖男护士
发布时间:2020-04-03

按语:为展现驰援湖北防疫一线新疆医务工作者的风采,宣传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的感人事迹,新疆科协开展了“驰援故事”新疆科普作家与援鄂医护人员结对子采写活动,组织新疆科普作家协会20名作家与防疫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对一联系交流,带去新疆科协和科普作家对驰援防疫一线新疆科技工作者的问候,采写他们的战疫故事,并邀请新疆优秀诵读家对部分作品进行了音频节目录制。活动得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西部》杂志社、《新疆日报》副刊部和喜马拉雅《慢慢说新疆》的支持协办。


作者:马金林(新疆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播讲:慢慢的河流

采写对象:冯园园 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护士


2020年伊始,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席卷中华大地,一时间“感染、疑似、隔离、确诊”等老百姓生活中鲜少提及的医学术语,成为普罗大众的日常话题。时刻都在刷新的感染者数据,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犹如雾霾笼罩着人们的生活。面对疫情的袭击,大多数人选择呆在家中,减少外出的形式,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另有一些人则选择逆行而上,驰援武汉。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急救中心的护士冯园园就是逆行者之一。

信念的力量

1987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二团的冯园园,从小就是一个热心肠的男孩,但凡遇到别人有困难,他都予以帮助,各式奖状见证了他的成长。2007年,他考进了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为临床护理专业的学生,当他穿上护士服,面向南丁格尔宣誓的那一刻起,他便立志要用自己的所学所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病患的痛苦。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对他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不仅是因为这天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护士节,更重要的是当他看到汶川地震后,党和国家派出医疗、消防、解放军等抗震救灾的队伍时,他就暗下决心,将来要成为救援队的一员,随时准备着——听从党的召唤,前往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听从党的召唤,前往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这个信念,引领着冯园园完成了专业护理的学业,并于2010年成为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急救中心ICU的一名男护士。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很快就成为该院国家紧急救援医疗队成员。

2020年2月初,当冯园园得知,自治区人民医院要组建医疗队前往武汉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请战。出发前,他认真学习了新冠肺炎治疗指南,并多次向护士长表明自己迫切前往武汉的心愿。当他得知上级要从近两千名报名者中遴选出百余名医务工作者时,冯园园再次恳请护士长,能够给予出征武汉的机会,他说“我身高一米七三,体重八十多公斤,健壮有劲,转运病人,给病人翻身,都没问题,还能熟练操作呼吸机、血液净化装置、ECMO等医用设备。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和国家需要,我责无旁贷,我心里很想去帮助别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暖男护士的家庭内外

熟悉冯园园的人都说他是暖男一枚。在家里他是妻儿老小眼里的暖心顶梁柱,在单位他是科室里的暖心大男孩,在病患眼里他有着减轻疾苦的温柔手。

2020年2月5日,当冯园园得知自己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医疗工作队成员后,一下班,他就冲向副食品店、超市,购买了蔬菜水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同时还给家里的水电气卡续费充值,确保自己离开家的这段时间,家人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临行前,母亲给家里的暖心顶梁柱煮了碗小米粥,叮嘱他要竭心尽力为患者服务,不要为家里的事情分心。在武汉工作时,每当他看到因感染新冠肺炎而住院的患者和家人隔离时,他总会用“赶快好起来,家人还等着你回家吃小米粥呢!”这句质朴的话语来安慰和鼓励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在武汉工作闲暇时间,他都会给家里人报平安,给四岁半的女儿视频唱歌,听一岁半的儿子喃喃细语,嘱咐爱人照顾好自己。

和冯园园同批抵达武汉的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共有142名,他们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穿梭在各个病区和患者面对面接触,开展采集检验标本,咽拭子检测、呼吸机辅助治疗等工作。尽管目前采取的24小时六班倒的工作机制,但穿着防护服的时间平均在五小时左右,每当大家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护目镜下的压痕、口罩在脸上的勒痕、全身的汗渍,无一不在警醒人们这就是同潘多拉魔盒里的新冠病毒博弈的印记。医务人员夜以继日的从新冠病毒手里抢夺着被病魔吞噬的生命和健康。新冠病毒也无孔不入地侵蚀着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在武汉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相继爆出被感染的消息后,负压前行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

如何让那些同死神赛跑的同事们能舒解强压轻松片刻?成为冯园园这个热心肠下班后的另一项工作。他说,自己的压力似乎在和一双儿女及家人的视频后,有所缓解,但别的同事该怎么缓解呢?受疫情影响,在武汉工作的同事,大家上班分流到不同的病区,下班后一人一个单间,彼此很难面对面交流。于是,他借一次同事过生日的机会,在微信里留言,用视频唱歌给身边的同事解压,同时还邀请同事们在疫情结束之后,一同去“K歌”,用“80后”的方式来庆祝胜利。

冯园园清楚的记得自己到达武汉后,接触到的第一位危重症患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阿姨,冯园园担心人在病榻上躺的时间长会长褥疮,就每隔一阵给老阿姨翻一次身,每翻一次身冯园园都大汗淋漓。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冯园园会在翻身后,给患者身旁放一个热水袋,还会给患者喂饭。为了防止老太太呛噎,冯园园会少量多次的给她喂饭,一份100克的稀饭最快也得二十多分钟才能喂完。为了不让餐食变凉,冯园园还为她专门准备了一个保温餐盒。当问及冯园园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或许老阿姨的家人在等她回去熬小米粥吧!”老太太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时激动地说:“小伙子,你的手很温柔,跟自家人一样,等我康复了,我一定去新疆,看你!”

真诚相邀

冯园园从小生活的兵团第二师22团,位于南疆焉耆地区,周围有回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从小冯园园遇到高兴的事,都会唱一两首民歌。他在武汉抗击疫情期间,每当听到武汉的疫情有所减少时,他都会唱起那首蒙古族民歌《站在草原望北京》,他说,等疫情结束以后,邀请武汉和湖北的朋友到大美新疆看一看,一同唱出心中最美的歌“我站在草原望北京,一望无垠的国泰安宁……”

2020年2月23日采访

2020年2月28日完稿

上一条:妈妈式的姐姐

下一条:四种爱


  • 新疆科协微信

  • 新疆科协抖音

  • 科技馆微信

  • 科普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