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为展现驰援湖北防疫一线新疆医务工作者的风采,宣传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的感人事迹,新疆科协开展了“驰援故事”新疆科普作家与援鄂医护人员结对子采写活动,组织新疆科普作家协会20名作家与防疫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对一联系交流,带去新疆科协和科普作家对驰援防疫一线新疆科技工作者的问候,采写他们的战疫故事,并邀请新疆优秀诵读家对部分作品进行了音频节目录制。活动得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西部》杂志社、《新疆日报》副刊部和喜马拉雅《慢慢说新疆》的支持协办。
作者:马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
亲爱的家人:
你们好!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打乱了我们的节奏,我们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的开篇会是以这种方式打开。
作为新医大一附院急救·创伤中心创伤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我和同事们承担着护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部院区重症监护室内重症病人的任务。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天工作下来,医护人员往往被汗水浸透了衣服,累得吃不下饭、走不动路,脸颊被护目镜、口罩带勒出了深深的痕迹,久久不能恢复。面对困难,我丝毫没有退缩,经常给自己加油,也和同事们互相帮助,要一直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好护理工作,为患者鼓劲儿加油。
我本以为自己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很多年,已经身经百战,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了,但是有一个夜班儿,我真的感觉到人是脆弱无力的,那时候,我突然呼吸费力,每一次脉搏的波动都好像在脑中敲击着,防护面具满是雾水,分辨不清眼前的一切。我告诉自己此时要镇静下来慢慢呼吸,靠墙站稳,在原地调整了好半天,情况才有所好转……看着病床上的病人,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我必须要给自己加油,缓过劲儿来之后,就转身走进病房继续为病人做护理了。
在重症监护室里,患者普遍病情较重,大夜班里一位新入院的50岁的阿姨,是一位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股静脉置管做透析,中心静脉置管走了很多泵药的病人。这个夜班我要不停地穿梭在泵药、透析、呼吸机和监护仪之间,五个小时过去了,护目镜被流淌的汗水和呵气蒙蔽,几乎看不清监护仪上的数字;根据医嘱,需要赶紧采集患者动脉血,去做动脉血气,隔着三层手套我也可以淡定地抽出动脉血,一直到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出来了,透过模糊的视线我看到监护仪上显示的患者生命体征也平稳了,拿着对讲机和隔离区外的大夫汇报数据后,对讲机里传来大夫的话:护士,20床呼吸机氧浓度往下调一点。调了呼吸机的参数后,我心情才好了些许……在紧张的战“疫”过程中,我时刻牢记新医人的职责使命,不顾生死、不计得失,我说过:“家乡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有这么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在这里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一心只想战胜疫情。”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更好的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重症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我们是来驰援武汉的,但温暖和力量也来自武汉。下班时坐上回酒店的班车,我看到了开班车的司机,并向他点头示意问好。他曾给我们医护人员写过一封信:你们奋不顾身的身影,让我在恐慌中找到一份安宁,在盲目中逐渐冷静,因为你们,我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我能做的就是为每趟车消毒、通风,路上开稳点……信的末尾,还留下了他的电话,说,如果有人错过班车一定要给他打电话!
上周的最后一个白班,我像往常一样穿好防护服,带好防护用具进入了监护室,也像往常一样给病人做治疗和护理,观察病情变化。我发觉18床陈叔叔在床上有些拧巴,进入病房问他怎么了,他只弱弱地说,我想往上躺一点儿……我就叫来了隔壁的护士马洋智,掀开他的被子才发现,陈叔叔解大便了!而他害羞,没好意思直接告诉我,我就和他说:我们都是护士,你别不好意思,我帮你擦干净,您就舒服了。听了这话,他才放松下来,等擦干净了大便,为他更换了护理垫,他才舒心地笑了。他握着我的手,虽然一句话说不出来,但我从他的眼神里,读到了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感激。那时那刻虽然患者没有家人陪伴和照顾,但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我们必须先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家人,把自己当成武汉人了啊!
不经意间,来自同事的温暖也是鼓励我前行的动力。“你就像闻花香一样的吸气,你的血氧饱和度就会有所提高。”不知什么时候,旁边的组长也来帮我巡视病人的病情,告诉我怎样教会高流量吸氧患者调节呼吸频率。果然,没一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到达了理想的数值。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我知道她是我的“战友”。
作为一线人员,我也时刻关心着牵挂着远在新疆的你们。我真心希望你们安心的待在家里,做到勤洗手、少出门、不聚众,好好配合社区人员工作。你们在家抗战,我在一线抗战,让我们携手一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此刻,对我而言,家,真是个天天向往却遥不可及的地方啊!得空的时候,我也常常眺望远方,眺望着大西北的方向,想着:只要我们努力工作,早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打败,就可以回家了!
我不愿意听到别人喊我们白衣天使,我也从来不想当什么英雄。我所从事的专业就是护理工作,干的就是治病救人的事儿。而国家需要我们,我不来就得别人来,我不上就得别人上。我是干这个的,怎么能在需要我的时候走掉呢?我相信换成你,换成任何一个人,也不会!
我们只是换了个环境,重新开始我们的工作,只不过这次的敌人,是新型冠状病毒罢了!

各位家人,我个人虽不能力挽狂澜,但是我们人多力量大,只要同心协力,就可以在最前线打好这场狙击战!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新医人共同的理想追求和永恒的精神。
请大家放心,我一定做好防护。我也期待着我们的凯旋时刻,期待着和你们开心团聚的那天!
马娇
2020年2月27日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