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10日,由自治区科协组织的“智汇新疆”全国学会产业服务团一行10人深入塔城地区,聚焦红花产业技术升级、畜禽养殖、医养健康、作物栽培等领域,开展为期2天的调研帮扶活动。

7月8日上午,全国学会产业服务团科技服务活动塔城行见面会召开,中国农学会、新疆畜牧兽医学会、新疆医学会、新疆作物学会专家与地区相关部门、企业围绕塔城地区农牧业发展技术需求进行座谈交流。
在塔城红花产业核心区裕民县,服务团深入新疆天鼎红花油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开展专题培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祁建军研究员、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许玲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董娟娥教授分别作题为《红花的种质资源与科技创新》、《新疆塔城红花产业创新发展对策与路径思考》、《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西农模式”构建》主题报告。在红花种植基地现场,针对农户反映的“机械化采收效率低”问题,董娟娥教授现场联系团队,启动红花机械化采摘设备研发工作。
结合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技术讲座、问诊答疑等方式,服务团成员紧扣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以优质红花药材生产为核心,构建保健品、食品、工业原料和日化产品多元开发体系为支撑,打造集科研创新、智慧物流、文旅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集聚中心为引领,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和招商引资赋能的“一体两翼一中心”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下一步,服务团将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资源对接,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服务团同步开展“科技+健康”双线服务。新疆畜牧兽医学会、新疆医学会通过举办技术培训,为当地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及农牧民普及农业科技与健康知识。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全国学会+自治区学会”联动模式,整合中国农学会资源与自治区本土专家力量,形成需求对接、技术攻关一体化推进机制。下一步,自治区科协将持续推动科技人才下沉,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为新疆特色产业高质量注入持久动力。
据悉,服务团还将在塔城市、裕民县、额敏县等地,针对畜禽良种培育、疫病防控、饲草料加工等关键技术难题,深入养殖场、加工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现场指导,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责任编辑:曹琳哲
新疆科技人才服务中心 刘旭欢 供稿